孟子见梁襄王①。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
作者:未知 文章ID:38078 浏览:
【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①。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②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③。’‘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④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⑤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选自《孟子·梁襄王上》)
【注释】①梁襄王:即魏襄王,名嗣,魏惠王的儿子。②卒然:突然。卒,通“猝”。③一:统一。④七八月:周历七八月,相当于夏历五六月。⑤浡然:兴起的样子。⑥人牧:人君。⑦由:通“犹”,犹如。
【问题和参考答案】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语】人曰(告诉)
(2)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爱好,特别喜欢)
(3)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干枯)
(4)其如是,孰能【御】之(抵挡,阻止)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B)
A.望【之】不似人君 汝心【之】固
B.定【于】一 生【于】忧患
C.王知夫苗【乎】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那盛大的水势谁又能阻挡得了呢?
20.从本文中你可以看出孟子具有怎样的思想意识?(2分)
孟子具有“民贵君轻”(或“仁政”)的思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