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未知 文章ID:38112 浏览:
【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问题】
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管夷吾举于士 士:
(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2分)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
7.孟子关于造就人才的论述是全面的。第②段中,孟子强调,人担“大任”要经历①;
第③段中,孟子强调,人只有经过主观努力,才可能带来“②”“③”“④”的结果。(其中①用自己的话概括,②③④用原文回答)。(4分)
8.下面链接材料写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一段史实。请根据材料内容推测吴越争霸的结
果,并简要说明这个结果使你对“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
话有了怎样更深的理解。(3分)
【链接材料】
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①厚币②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③。吴王将许之。伍子胥④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⑤。
(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注:①种:即文种,越国的重要谋臣。②厚币:厚礼。③委国为臣妾:把国政托付给吴国,甘心做吴国的奴仆。④伍子胥:吴国重臣,因多次进谏,受谗被赐死。⑤平:讲和。
结局:①
理解:②
【参考答案】
5.(1)狱官
(2)同“弼”,辅弼。
(共2分。共2空,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6.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共2分。意思对即可)
7.①磨难
②然后能改(改)
③而后作(作)
④而后喻(喻)
(共4分。共4空,每空1分。第1空,意思对即可)
8.①答案示例:越国战胜吴国。(共1分。意思对即可)
②答案示例:内有贤臣而不任用,外有敌国而不警惕,这个国家常常会被灭亡。
(共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