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网络语言唯文明方能行

发布时间:2019年2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8195  浏览:

【原文】
    网络语言唯文明方能行
    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孕育出有中国特色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因其生动、多样、富于表现力,以及与当代生活、特别是与青年一代思想感情密切联系的特点,为广大青少年竟相模仿。然而,有一个现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发关注:网络社区的虚拟性、网上发言可隐身的特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些人的羞耻感,使其表达趋于放纵、粗鄙,常以此发来泄戾气,或获得某种违禁的快感。
    ②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大声疾呼抵制网络语言粗鄙化倾向,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等社团在大力倡导并积极推动净化网络空间,国家语委、国家网信办等也加强了对网络语言监测、研究和引导的力度。那么,网络语言的出路何在?
    ③在语言表达上,古人有“无隐”之说,但这是指无所隐讳地直言正谏、不隐瞒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网络语言的粗鄙化,绝不是“无隐”,而是“无忌”。禁忌和避讳,正是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生活的结果。《礼记·曲礼上》就明确记载着“入境问禁”的礼仪规范。语言禁忌现象广泛存在于不同民族和社会生活形态之中,这些现象往往蕴含着传统文化意味,是稳定社会秩序和建设精神家园的无形的制衡之器,具有约束和调控人类行为的重要价值。因此,网络语言不可任性无忌。
    ④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华文明跨越了千年时空,绵延至今。从《诗经》到《论语》,从《二十四史》到“四大名著”,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汗牛充栋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的文学名作,用优雅的汉语言凝聚了传统文化精华,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可见,雅言是中华文明传承的纽带。那么,有着中国文化特色的网络语言又岂能去优雅而趋鄙俗呢?
    ⑤孔夫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知耻而有所不为,代表的是维系社会正常演进的先进文化。今天网络上俯拾即是、触目可见的以猥亵当幽默、拿粗鄙作豪放的语言形式,是与文明相悖、与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相反的。如果纵容粗鄙化的网络语言大行于世,很可能导致人类作为高等动物的教养、文化、精神荡然无存,人类社会的人文制度和伦理规范也很可能因此而遭受涂炭。因此,雅化语言是传承文明的需要。
    ⑥从网络语言使用者的角度而言,应该有“慎独”的精神,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自觉用“有道德的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我们要使网上的自己和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从本质上相一致,而不应像《聊斋》中的“画皮”般相背离。
    ⑦由此可见,网络语言唯文明方能行远。

【问题】
    14.第①段划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15.下列句中引号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分)
    A.在语言表达上,古人有“无隐”之说
    B.《礼记·曲礼上》就明确记载着“入境问禁”的礼仪规范
    C.孔夫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而不应像《聊斋》中的“画皮”般相背离
    16.下列事例中,不可以作为事实论据补充进第③段的两项是【    】和【    】(4分)
    A.古人姓名字号的称呼极具传统文化色彩。长辈对晚辈、尊者对卑者可以直呼其名,而朋友及平辈之间则互相称字,以表亲近和恭敬,如刘备被称为“刘玄德”、关羽被称为“关云长”。
    B.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与厌恶,古人另造了一些词语来表达“死”的意思,如“百年之后”“仙逝”“作古”等,用这些词同时也表达了对死者的尊重。
    C.古代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依据其生前的德行和事迹立一个谥号来称呼他。如范仲淹谥号“文正”,欧阳修谥号“文忠”。
    D.很多事物的固有名称在汉语里有其对应的代称。如用“汗青”代称史书,用“巾帼”代称妇女,用“桑梓”代称故乡。
    17.根据提示,梳理③—⑤段的论证思路。(6分)
    首先,因为【    】,所以【    】。
    因此,【    】。
    其次,因为【    】,所以【    】。
    18.有人认为,第⑥段文字可以从文中删掉而不影响表达。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4.(2分)竟(1分)竞(1分)
    15.(3分)D
    16.(4分)C(2分)D(2分)
    17.(6分)
    首先,因为语言禁忌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和建设精神家园意义重大(1分)所以网络语言不可任性无忌(1分)
    其次,因为雅言是中华文明传承的纽带(1分)所以雅化网络语言是传承文明的需要(网络语言不可去优雅而趋粗鄙)(1分)
    因此,网络语言唯文明方能行远(2分)
    18.(4分)
    答案示例:同意(1分)。这段文字从网络语言使用者的道德操守角度进行论述(1分),与本文论题“网络语言如何发展”无关(1分),删掉后论述的思路更集中(1分)。
    答案示例:不同意(1分)。这段文字从网络语言使用者的道德操守角度进行论述(或:强调使用者做一个“有道德的人”,1分),这关系到网络语言的雅化(1分),能进一步论述中心论点(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蔡邕①字伯喈,陈留②圉③人也。少博学,唯辞章、数术、天文是
  • 下一篇:老师布置学生收集并摘抄“中国古代家训”,为“说家风话家训”
  • 【推荐文章】

  • 盼你回家

    【原文】 盼你回家 ①我曾陪一个父亲,去800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

  • 点绛唇

    【原文】 点绛唇 陆游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

  • 咏柳

    【原文】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

  •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原文】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唐 姚合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

  • 忆江南

    【原文】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

  • 绝句两首(其二)

    【原文】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最新文章】

  • 盼你回家
  • 7、在进行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活动过程中,金杰
  • 3、用简明的话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
  • 蒹葭
  • 五个南瓜窝子
  •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 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 (1)请仔细阅读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2分
  • 点绛唇
  •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
  •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
  • 怀念皮影戏
  • 4.永远的战士——朱彦夫的事迹感人至深,2014
  • 永不放弃
  • 经典和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