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焕发传统节日的生命力
作者:路中林 文章ID:38257 浏览:
【原文】
如何焕发传统节日的生命力
路中林
①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等本是舶来品,可近些年来,这些洋节反而越发受欢迎,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却越来越不受待见。面对这一趋势,不少学者要求学校和家庭加强传统节日的宣传教育,甚至有人要求抵制这些洋节。
②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与表征,传统节日是否受重视往往能间接反映本土文化的生命力,专家、学者并非在杞人忧天。然而另有一些人持截然相反的观点,在他们看来,洋节受欢迎仅仅是因为它们的庆祝方式有趣、富有吸引力,特别是与商业运营模式更为契合,洋节走俏,一方面能活跃我们的文化、愉悦身心;另一方面也能创造更多经济价值。事实上,【 】。
③传统节日与洋节之间虽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但的确存在文化上的竞争,国人对传统节日日益淡漠,对此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理、任凭事态恶化。当然,这不是指无原则抵制洋节的主张就合理。节日是历史的产物,节日要保持生命力就必须不断适应人们的生活。洋节在现代社会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不是因为它们背后的一套价值观更得人心,很可能只是因为它们与时下生活节奏更合拍而已。我们若能放弃文化对峙的观念,平心静气地审视一番传统节日,就不得不承认,相较于庆祝方式更多样的洋节,传统节日显得了无生趣。过去常有人说:西方文化是“动”的,东方文化是“静”的。我国传统节日大都因节气而来,其首要目的在于纪念特定节气,与洋节人为设计出一整套庆祝方式不同,中国传统节日的游戏成分较少,从这个角度看,传统节日确实很“静”。然而传统社会对节日的理解其实与我们如今的大相径庭,故而我们必须调整节日设置,提高人们的参与度。
④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向洋节学习。学习它们的游戏、娱乐方式,再衍生出属于自己的游戏内容出来。节日让人们得以休憩,而休憩并不仅仅意味着将身体从疲劳状态中解脱出来,它还要求舒缓人们紧绷的神经,为此,过去单纯以吃为主的庆祝形式必须被放弃。对传统节日,不少人潜意识里有这样一种偏执的观念,即认为“传统”就得完整地因袭过去存留下来的东西,容不得半点增益。这种观点让传统节日越发裹足不前、老气横秋,在玩心甚重的儿童面前,只能逐渐丧失自己的吸引力。所以要扭转传统节日的式微态势,就不能拒绝娱乐、游戏和商业运营。要焕发传统节日的生命力,不能仅仅依靠专家、学者从故纸堆中搜寻、整理民俗方面的典故与渊源。民俗学与历史学的研究当然极有意义,却不能取代现实的乐趣。为迎接、筹备万圣节等洋节,商家往往不遗余力地宣传、组织活动,其实若能将他们的精力和注意力转移到传统节日上来,即便谈不上复兴,让传统节日更加热闹、受欢迎还是不难的。
⑤对于传统节日而言,洋节东渐不是灾难,而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南方日报》有删改)
【问题】
20.作者认为【 】才能焕发传统节日的生命力。(不超过6字)(2分)
21.根据语境,从下面三句话中选择一句填入文章横线处,最恰当的是(3分)
【甲】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对洋节的态度大相径庭
【乙】洋节的走俏和传统节日的衰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丙】强烈抵制与坐视不理的观点都不可取,需在其间选择一个中庸的立场
22.请你从端午节、春节、元宵节中任选一个节日,模仿国外圣诞节的活动,在传统节日活动的基础上,增设两个具有节日文化特色并适合小朋友参与的活动。(4分)
节日
|
活动一
|
活动二
|
圣诞节
|
小朋友们用五颜六色的小物件将提前准备好的常青树装饰成漂亮的圣诞树。
|
在圣诞夜临睡之前,小朋友们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红色的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
|
节日
|
活动一
|
活动二
|
|
|
|
【参考答案】
20.示例:向洋节学习
(共2分。内容1分,字数1分)
21.【丙】(3分)
22.示例:
节日
|
活动一
|
活动二
|
元宵节
|
提供花灯材料,让小朋友动手制作并装扮花灯,挂在自家窗前。
|
在花灯里面放置灯谜,赠与自己的好朋友,第二天向他询问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