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垂向大地的杨柳

发布时间:2019年2月28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李天扬  文章ID:38313  浏览:

【原文】
    垂向大地的杨柳
    李天扬
    丰子恺回来了,回到我们生活中来了。
    11月7日,“丰子恺文化专列”开行。上海地铁11号线1109号列车的拉手和车壁上,印上了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和哲语。子恺漫画,触手可及,触目皆是,这样的车厢,真好。
    今年11月9日,是丰子恺先生诞辰115周年纪念日。地铁方面说,开行“丰子恺文化专列”,一则,是向大师致敬;二则,欲传递“讲文明树新风”的文化正能量。丰子恺先生的艺术,蕴含深远,远非“讲文明树新风”可概括,而欲用半个多世纪前的旧作,来树今日之“新风”,倒也不无幽默滑稽,当然也说明,好的艺术作品能超越时空。
    丰子恺先生有一名篇,曰《车厢社会》。先生在描绘了火车车厢里的种种情状后,总结说:“凡人间社会里所有的现状,在车厢社会中都有其缩图。”今天,仍可以把地铁车厢喻为小社会,有了丰先生的画,这个“车厢社会”,会清朗许多罢?
    这两年,丰子恺先生的画很热。由某家机构推出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在全国的报纸上遍地开花,隔几天,就登一回,一登就一整版。大报一个整版的尺幅,几乎就跟原作一样大了。广告发布者的自我定位是“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文化、中国表达”,口气不小,移来形容丰公画作,倒也贴切。
    在网络世界,丰子恺先生同样广受追捧。在微博上,有几个账号常常发表子恺漫画,粉丝量大、转发者众;在微信上,“朋友圈”里,关于丰先生的帖子,很不少,也很受欢迎。
    子恺漫画受欢迎,原不算什么新闻。但近一两年来,似乎特别热门,特别能击中世人的内心。为什么?我想,这恐怕与戾气横生、信任缺失的时风有关。老人倒地要不要扶成为问题,因为年轻人不让座老人也会大打出手,医闹频频导致医生护士要习武防身……常常看到类似新闻,总不免会有窒息之感。于是,丰子恺先生的画作,像冬日阳光,像新鲜空气,让人温暖、神清。今天,确实需要这样的正能量。
    对丰子恺先生,我们从来就不陌生。描写、称誉他的文章,不知凡几。我以为,还是朱光潜先生说得最妙:“子恺从顶至踵是一个艺术家,他的胸襟,他的言动笑貌,全都是艺术的。”
    丰子恺先生的第一本画集,出版于1925年,距今88年了。对当年的情状,编者叶圣陶先生有过生动的描写:“画都没有装裱,用图钉别在墙壁上,一幅挨一幅的,布满了客堂的三面墙壁。”
    子恺黑白漫画,就是这样以相当简陋的面目面世了,也有人将丰子恺先生誉为中国漫画的“鼻祖”。对此,丰先生说过:“我不能承认自己是中国漫画的创始者,我只承认漫画二字是在我的画上开始用起的。”
    抗战爆发以后,丰子恺先生改画彩色风景人物画,原因之一,是彩色画装裱之后,像个样子,可以卖画贴补家用。为此,丰先生曾订过几张“润例”,但是,他的画润一直很低。自己的画这么受欢迎,为什么要“贱卖”呢?丰子恺先生在给友人谢颂羔先生的信中曾说:“艺术品犹米麦医药,米麦贱卖可使大众皆得疗饥,医药贱卖可使大众皆得疗疾,艺术品贱卖亦可使大众皆得欣赏。”持有如此想法,并坚持这么做的大画家,还有第二人否?
    接触过丰公后人的朋友,都感叹丰氏温厚家风代代递传。2002年底,丰公后代一起在天山茶城开了一家画廊性质的小店铺,叫“丰子恺艺林”。丰子恺先生的幼女丰一吟老师只要有空,便会在周六下午去那里坐坐,会会朋友、见见读者。如此,坚持了好几年。那些年里,我想见丰一吟老师,便于周六去“艺林”。店里最受欢迎的,便是丰一吟老师临摹父亲的画作和她的书法作品。订的润格,也极低。甚至,比所谓“下真迹一等”的印刷品还低。但是,丰一吟老师老怕价定得高了。
    一个周六下午,巧遇裱画师傅送来一个刚裱好的手卷《大道将成》。我看了,十分喜欢,想请。可是,丰一吟老师拦着不让买,说:“你是工薪阶层,这手卷要好几千,你不要花这个冤枉钱,让有钱人买吧。”我只好听她的话。可是,因为实在太喜欢,心里老是放不下,又不敢悄悄买回家。如此纠结数日后,发短信恳请丰老师俯允,终于如愿请回手卷。几年后,丰老师说,这样的长卷,她爸爸画得极少,她也只临过这一幅。
    另有一次,见一位顾客要请一幅丰一吟老师的书法作品,问清价钱之后,他觉得开价实在太低,硬是多付了好几百。丰老师笑着对我说:“我们这里像不像君子国,讨价还价是反着来的。”
    虽然丰子恺先生秉持“贱卖”的原则,但是,他的画在大家的心里,即使仅以金钱论,也从来不“贱”。在拍卖市场上,早已是天价了。要论丰画的艺术价值,相关鉴赏文章也汗牛充栋。其中,还数叶圣陶先生说得最为到位:“子恺的画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给了我一种不曾有过的乐趣。这种乐趣超越了形似和神似的鉴赏,而达到相与会心的感受。”
    相与会心,也正是一代又一代读者读子恺漫画的感受罢?
    子恺漫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魔力?这是与丰子恺先生的人生观、艺术观分不开的。熟悉丰公画作的人们都知道,丰先生最喜画杨柳。这又是为什么呢?先生于1935年专门写了一篇散文《杨柳》,回答了这个问题。
    丰子恺先生是这样写杨柳的:“听人说,这种植物是最贱的。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杨柳不要吃人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贱’的。”看到这里,你们一定和我一样,想到了丰先生那封信里说的“贱卖”。
    那么,杨柳的优点,仅仅是“贱”吗?当然不是,请看丰先生接下来的描述:“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丰子恺先生画了那么多杨柳,是画“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丰先生品格高、艺格高、地位也高,但他“高而不忘本”。他,不也像是一棵垂向大地的杨柳吗?正因此,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那么喜爱他的画,与他相与会心。
    丰先生虽然因为那场动乱,未享高寿,没能等到苦尽甘来的那一天,更不会想到,今天的人们会看着他的画、拉着他的画坐地铁,但是,自己的画能穿越时空,温暖后人的心田,洗涤后人的心灵,丰先生或许在作画时,就想到了呢。
    1925年的那个秋天,丰子恺先生用图钉把一幅幅画别在壁上,恰似亲手插下一根根杨柳枝。今天,插枝人虽然早已不在了,但那根根枝条,早已经长成棵棵大杨柳,绿树成荫,翠拂今人,泽被后世。

【问题】
    18.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戾】气(    )
    (2)【窒】息(    )
    (3)临【摹】(    )
    (4)洗【涤】(    )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要论丰画的艺术价值,相关鉴赏文章也汗牛充栋。
    (2)子恺【从顶至踵】是一个艺术家,他的胸襟,他的言动笑貌,全都是艺术的。
    20.文章开篇说“丰子恺回来了,回到我们生活中来了”。请概括出丰子恺“回到我们生活中来了”的具体表现。(4分)
    21.本文勾连有致,结构谨严。丰子恺先生的第一本画集出版情状,编者叶圣陶先生有过生动的描写:“画都没有装裱,用图钉别在墙壁上,一幅挨一幅的,布满了客堂的三面墙壁。”请在文中找出与这一句相互照应的句子,并分析前后这两处相互照应的句子各体现了丰子恺怎样的形象。(4分)
    22.说说下面描写杨柳的名子所蕴含的人生哲理。(4分)
    听人说,这种植物是最贱的。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杨柳不要吃人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贱’的。
    2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题目“垂向大地的杨柳”中的“杨柳”有哪些含义?(4分)
    24.作者说:“对丰子恺先生,我们从来就不陌生。”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一定有像丰子恺先生形容的“杨柳”一样的人,普通却不平凡。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个这样的身边人。(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4分)

【参考答案】
    18.(1)lì
    (2)zhì
    (3)mó
    (4)dí(共2分,每小题0.5分)
    19.(1)这里指鉴赏丰子恺的画的文章非常丰富(多)。
    (2)从头到脚,这里指丰先生的一切都充满了艺术气息,他将全身心投入到艺术之中。(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20.上海地铁开行丰子恺文化专列,在拉手和车壁上印上了先生的漫画和哲语;丰子恺画作被用作“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网络世界中丰子恺广受追捧;他的画在拍卖市场上已是天价;丰氏温厚家风代代传递。(4分,答出一点1分,答出四点给满分)
    21.照应句:“1925年的那个秋天,丰子恺先生用图钉把一幅幅画别在壁上,恰似亲手插下一根根杨柳枝”。前句强调丰子恺不计名利,不计辛苦;后句强调丰子恺对社会的贡献,以及谦逊、感恩、淡泊等品质。(4分,写出照应句2分,答出品质2分)
    22.围绕句子揭示的某种道理,从“生命力顽强;默默无闻(低调,淡泊,平凡);谦逊;奉献等”回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每点2分)
    23.(1)丰子恺最喜欢画杨柳,还专门写了一篇散文《杨柳》;(2)杨柳比喻先生的画,影响深远,深入人心;(3)杨柳比喻丰子恺,赞美他谦虚、不忘本的品质,表达作者对他的敬仰和怀念;(4)杨柳代表中国传统美德,希望中国文化永葆旺盛的生命力,代代相传。(共4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
    24.略(共4分,内容2分,修辞1分,语言表达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浣溪沙
  • 下一篇:你所不知道的猪
  • 【推荐文章】

  • 温暖的记忆

    【原文】 温暖的记忆 (1)雪是从年三十晚上开始下的。我和妻乘坐的大巴车一路慢行,...

  • 南歌子

    【原文】 南歌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

  • 天净沙·秋

    【原文】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

  • 征人怨

    【原文】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

  • 逆向思维的力量

    【原文】 逆向思维的力量 陆明 ①对于逆向思维这种方式,人们已经不陌生了,尤其是一...

  • 低头看云

    【原文】 低头看云 查一路 那日,一外地书法家来访,坐而论道,谈起做人的姿态。我与...

  • 【最新文章】

  • 温暖的记忆
  • 赤壁
  •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无声的尊重
  • 8.在“学雷锋活动月”中,班长倡议大家利用星
  • 9.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用甘甜的乳汁哺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无人机,有前途
  • 丁香花
  • 5.根据语境,请写一个议论性的句子总结全段。
  • 南歌子
  • 有趣的萍蓬草
  • 放低自己
  • 当大事遇到小节
  • 阳光,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