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重返北京

发布时间:2019年3月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8398  浏览:

【原文】
    重返北京
    白云悠悠,人世悠悠。
    朱自清离开北京整整五年,想不到如今又回来了。举目无亲,只好先住在朝阳门边一位朋友的家里。他在北大读了四年书,虽也玩过几回西山,但多在城圈子里呆着,始终没到过清华,对它很是陌生。
    清华设在北京西北部的清华园,环境幽静,风景优美,原是端王载漪的王府。清华大学前身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于1911年正式开办,它的任务就是培养留美学生。1925年清华进行改革,增设大学部,朱自清就是因此而被聘的。
    那时清华大学的教务长是张仲述,朱自清不认识他,于是和那位朋友商量写一封信去,约定第三天上午前往拜访。那天几经周折,看表已经11点了,才到达清华大学。坐在客厅等一忽儿,出来一个高个子长脸的,样子很能干的人,这就是他所要会见的教务长张仲述,谈到12点过,宾主才客气地分手了。
    过了两天,朱自清带着简便的行李,从朝阳门朋友家搬出,住进了清华园古月堂。【清华园很美,绵密的绿树丛中,蜿蜒着清清的溪流,郁葱的伞松,青青的草地,宽敞的教室,巍峨的礼堂,小小的荷池晃荡着岸边小树的倒影,池莲迎风起舞,散发出阵阵幽香。】这样的风味和南方自不相同,别有一番气韵。但朱自清孤身一人,刚来乍到,没有什么朋友,心里十分寂寞。在江南时,他晚上睡眠极好,照例是一觉到天明,北来之后,却睡不安稳,夜夜有梦,而且从来没有一个是清清楚楚的,醒来不知所云,恍然若失。
    最难堪的是每早将醒未醒之际,残梦依人,腻腻的不去;忽然双眼一睁,如坠深谷,万象寂然——只有一角日光在墙上痴痴地等着!我此时决不起来,必凝神细想,欲追回梦中滋味于万一;但照例是想不出,只惘惘然茫茫然似乎怀念着些什么而已。纷乱的梦境反映的是不宁的心绪。其实,朱自清到北京之后,一直强烈地怀念着南方那段生活。
    一天,他实在闷得慌,乃决意进城去,在海淀下了汽车,找了一个小饭馆,拣了临街的一张小桌子,坐在长凳上,要了一碟苜蓿肉,两张家常饼,二两白玫瑰,自斟自酌,不由又想起在江南的生活,情动于衷,从袋里摸出纸笔,在桌上写了一首《我的南方》:
    我的南方,
    那儿是山乡水乡!
    那儿是醉乡梦乡!
    五年来的跋徨,
    羽毛般的飞扬!
    呵!他怎能忘了南方的山山水水,乡土人情?那里有他的亲朋故友,有他年老的父母和弱妻稚子。在那里,他有过快乐,也有过痛苦,南方毕竟是他耕耘过的土地,汗水洒过的地方啊!
    10月的一天,他接到南方来的一封信,是父亲寄的,其中写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看到这里,朱自清不禁悲从中来,泪如泉涌,想到父亲待自己的种种好处,特别是八年前料理祖母丧事完毕,父子同车北上,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犹如电影镜头一样历历在目。他似乎还看到父亲为给自己买桔子,蹒跚地走过铁道,两手上攀,两脚上缩,肥胖的身子显出努力样子的背影。想起当时的一切,他十分后悔自己那时年轻无知,不能体察父亲爱子之情,心中还老嫌老人说话不漂亮,暗地里笑他的迂。又想到,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东奔西走,可家中光景竟一日不如一日,以致老境如此颓唐。又想到,他近来情郁于衷,常常动怒,但始终惦念着自己和自己的儿子。哀伤和想念之情如滔滔潮水,铺天盖地而来,在晶莹的泪光中,他仿佛又看见父亲肥胖的,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是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他含着泪水,伏案疾书,以朴实的笔调细致地叙写那次和父亲别离的情景,透过父亲的一言一动,揭示了他对儿子的无限怜惜、体贴、依依难舍的深情。心灵在纸上疾走,他对父亲的刻骨思念之情,如涓涓流水,倾泻于字里行间,溶注于父亲的背影之中。写到最后,他深情地呼告道:“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平淡一语,蕴蓄着他对年迈父亲的刻骨相思。
    22年后,当《文艺知识》编者问他写作这篇《背影》的情况时,他答道:“我写这篇文章只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这种从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发出极大的感动力的文章,最可以作为朱先生的代表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正好代表了作者之为人。由于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中“朱自清”这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
    这是由文品论及人品了。

【问题】
    8、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叙写朱自清重返北京后的一段经历,同时分析了他的作品,指出当时动荡的时局对他这一时期创作的影响。
    B.朱自清重返北京后,孤独寂寞,工作辛苦,加上身体虚弱,常常夜不能寐,他强烈地怀念南方那段美好生活。
    C.朱自清不能忘记南方的生活,难忘南方的山山水水和乡土人情,故而情动于衷,写下了《我的南方》这首小诗。
    D.朱自清回答有关写作《背影》的情况以及作者对这一回答的分析,表明作者已由朱先生的人品论及他的文品了。
    9、试从句式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部分的文字。(3分)
    ▲
    10、朱自清朴素真挚的思想情感表现在哪些方面?试结合文本有关内容加以分析概括。(6分)
    ▲
    11、为什么说“在中学生心中‘朱自清’这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试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探究。(4分)
    ▲

【参考答案】
    8、(1)C(A没有提及当时动荡时局对其作品的影响。B没有表现工作艰辛和身体虚弱;D应是由文品论及人品;)(3分)
    9、①划线部分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或“运用了整句”),生动地描写了清华园优美的景致,(2分)②反衬朱自清内心的寂寞,(1分)③为下文写梦境作铺垫(1分)。(后两点答出一个即可,共3分)
    10、①每天早晨将醒未醒之际,必凝神细想,欲追回梦境,体现了朱自清重返北京后,内心十分寂寞;②他真挚情感的流露还表现在小饭馆里点的菜和情不自禁而写的小诗《我的南方》,表现出朱自清对南方生活的怀念;③他接到父亲的来信,悲从中来,泪如泉涌,再次流露出朱自清对父亲的真挚情感。(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1、①《背影》以朴实无华的文字,真挚强烈的感情,描写了家庭遭到变故,父亲到车站送别远行的儿子这一极富情味的动人场景,成为朱自清的代表作品,长期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人们提到朱自清的散文,往往就会想到《背影》。②《背影》表面上简单朴素,实际上却能发出极大地感动力;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③《背影》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人们从他身上看到朱自清对美的追求,那抒情的方法和技巧,是高超的、娴熟的,令很多的中学生去学习。④《背影》代表了作者的为人。所谓“我手写我心”,“文品即人品”。从朱自清的散文中,我们能看出他有着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很多优点与特质。他是一个让人感佩的正义文人、慈爱父亲、体贴丈夫、孝顺儿子。(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意思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①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
  • 下一篇: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 【推荐文章】

  • 南京:一座越来越宜居的古都

    【原文】 南京:一座越来越宜居的古都 【名城遗韵】 南京,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

  • 落日怅望

    【原文】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

  • 动物睡觉的秘密

    【原文】 动物睡觉的秘密 堂文 ①有人说,拿破仑每天只需要睡4个小时的觉,万不得已时...

  • 一条棉被

    【原文】 一条棉被 马新亭 ①天还没亮,娘就说,你爹今天回来。吃着早饭,娘还念叨了...

  • 题李凝幽居

    【原文】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

  • 生机

    【原文】 生机 丰子恺 去年除夕夜买的一球水仙花,养了两个多月,直到今天方才开花。...

  • 【最新文章】

  • 【材料一】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
  •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 】,【
  • (3)《师说》中,韩愈明确指出,他所谓的“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
  • 茂名荔枝
  • 13.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低碳生活意义的认识,
  • 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支铅笔
  • 《五柳先生传》选段
  • 口味偏好和基因有关
  • 默扶
  • 6.阅读下面的消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消息的主
  • (1)鲁滨逊第四次航行是去【 】(做什么事)
  • 今年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 (8)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用一只鸟儿
  • (1)下面这则故事少了一句话作为结尾。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