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安时传》(节选)
作者:未知 文章ID:38518 浏览:
【原文】
《庞安时传》(节选)
庞安时,字安常。儿时能读书,过目辄记。父,世医也,授以《脉诀》。安时曰:“是不足为也。”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时年犹未冠。已而病聩①,乃益读《灵枢》《太素》诸秘书,凡经传百家之涉其道者,靡②不通贯。又欲以术告后世,故著《难经辨》数万言。药有后出,古所未知,今不能辨,尝试有功,不可遗也,作《本草补遗》。
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③门求诊者,为辟邸舍④居之,亲视药物,必愈而后遣;【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活人无数。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
(选自《宋史·庞安时传》,有删改)
【注释】①聩:耳聋,听不见。②靡:无。③踵:至,到。④邸舍:王公贵族的住宅。
【问题】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过目【辄】记(▲)
②【是】不足为也(▲)
③已能【通】其说(▲)
④【活】人无数(▲)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乃”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乃益读《灵枢》《太素》诸秘书
A.乃悟前狼假寐(《狼》)
B.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D.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9.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
译文:▲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译文:▲
11.庞安时被誉为“北宋医王”。阅读选文,请简要说说庞安时具备“医王”的哪些品质。(2分)
▲
【参考答案】
8.⑴(4分)①就
②这
③通晓
④使……活
⑵(2分)B
9.(2分)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译文:患者拿着金帛来感谢他,他并不全(都)留下。(共2分,语意基本正确,语言表达顺畅即可)
⑵译文:即使驾着快马乘着长风也不如它快。
11.围绕“聪明、记忆力强;医术精湛;见解独到;无私;热心真诚;仁爱待人;不贪私利、做事有原则”回答。(共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庞安时,字安常。很小的时候就能读书,过目就能记住。父亲是位世医,教他学脉诀,安时学后认为:“这不能够成为治病的依据,”只拿黄帝和扁鹊的脉书研究,不久,已能通晓书中全部内容,时常有自己的新见解,与他辩论驳诘不能使他屈服,他的父亲大为惊奇,当时庞安时还没有成年。不久,因患病而耳聋,于是他更加刻苦研究《寻枢》、《太素》等珍贵罕见的医书,经史百家凡是涉及医学内容的,没有不能融会贯通的。他打算将自己的医术告知后世,所以著《难经辨》数万言。药物后来增加有的,古人所不知道的,今人不能辨别的,经过尝试,确有功效的不应该遗漏,为此他写了《本草补遗》一书。
庞安时为人治病,大都十有八九痊愈,登门求医的病人,庞安时替他们腾出房间使他们居住,并且亲自察看患者的药物,一定要等病人痊愈然后才让他们回家,那些无法救治的病人,一定如实告诉他们病情,不再为他们治疗。治好了无数的病人,患者持金帛来感谢,他并不都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