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饮酒·其五 【乙】桃花源记 【丙】东篱记
作者:未知 文章ID:38547 浏览:
【原文】
【甲】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桃花源记
◆陶渊明(节选)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丙】东篱记
◆陆游
①放翁告归之三年,辟舍东茀地,南北七十五尺,东西或十有八尺而赢,或十有三尺而缩,插竹为篱,如地其之数。埋十石瓮,潴泉为池,植千叶白芙蕖,又植杂木之品若干,草之品若干,名之曰东篱。
②放翁日婆娑其间,【掇其香以臭撷其颖以玩朝而灌暮而锄】。凡一甲坼①,一敷荣②,童子皆来报惟谨③。放翁于是考《本草》以见其性质,探《离骚》以得其族类,本之《诗》《尔雅》及毛氏、郭氏之传,以观其比兴,穷其训诂,又下而博取汉、魏、晋、唐以来,一篇一咏无遗者,反覆研究古今体制之变革,间或吟讽为长谣短章、楚调唐律,酬答烟雨风月之态度。盖非独娱身目遣暇日而已。
③昔老子著书,末章自小国寡民,至甘④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意深矣。使老子而得一邑一聚,盖真足以至此。于乎!吾之东篱,又小国寡民之细⑤者欸?
节选自《渭南山文集》
【注释】①甲坼:外壳裂开,发芽。②敷荣:开花。③惟谨:小心翼翼。④甘:使……吃得香甜,后面“美”“安”“乐”均为使动用法。⑤细:微,小。
【问题】
6.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结【庐】在人境
②有良田美池又要竹之【属】
③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④【名】之曰东篱
7.【乙】文中加点的“垂髫”代指的是什么?在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用法与此相同的还有不少,请再列举一例并写出具体代指的内容。(2分)
8.从【丙】文第②段中找出和【甲】文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采”意思相近的一个字。(1分)
9.【甲】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写了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乙】文中同样能表现桃花源中人这种生活的句子是:【 】,【 】。(1分)
10.请用“/”为【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掇其香以臭撷其颖以玩朝而灌暮而锄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2分)
盖非独娱身目遣暇日而已。
12.结合【丙】文中陆游自述的生活内容,并联系你学过的诗文,说说陆游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13.从表达方式上看,【乙】【丙】两文都运用了【 】和【 】;从思想内容上看,【乙】【丙】两文均表现出作者对【 】生活的向往。(3分)
14.【积累链接】陆游居“东篱”而乐于读书,让人想起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表现自己爱读书的语句,请默写出来。(2分)
【参考答案】
6.(2分)①房屋(或者简陋的房屋;房舍;小屋)
②类
③都
④取名,命名
7.(2分)“垂髫”具体指代小孩。答对“垂髫”指代小孩得1分,另外举例和解释各得0.5分。“呷浪之鳞”“锦鳞游泳”“沉鳞竞跃”(代指鱼);“迁客骚人”(代指诗人),“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代指战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代指酒),“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指琴瑟,“竹”指管箫,代指奏乐的声音),“孤帆远影碧空尽”“孤帆一片日边来”(代指船),“臣本布衣”(代指平民)
8.(1分)撷或者掇
9.(1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3分)掇其香以臭/撷其颖以玩/朝而灌/暮而锄
11.(2分)不只是使自己的身体和眼睛快乐排遣闲暇的日子罢了。(盖,发语词,不译;重点关注非、独、娱、遣、而已等词)
12.(2分)(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①从本文他辟东篱裁花种草,植竹育木,浇水锄草,读书写字,吟诗作赋可以看出他喜欢闲逸恬淡的田园生活;②从“盖非独娱身目遣暇日而已”“吾之东篱,又小国寡民之细者欸?”可以看出他对和平安定社会的向往及其忧国忧民思想;③从《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等诗歌可以看出他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忧国忧民。
13.(3分)记叙和描写;和平安宁、恬淡闲适(意近即可)。(每空1分)
14.(2分)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