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材料一】纵观中国匾额文化的发展和衍变,有执政者宣扬政绩、

发布时间:2019年3月7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8571  浏览:

【原文】
    【材料一】
    纵观中国匾额文化的发展和衍变,有执政者宣扬政绩、评价功臣、封爵赏赐的;有思想家倡导哲理、弘扬道德、奉行教化的;有修道者宣扬法度、传经诵佛、普度众生的;有文人雅士状物抒怀、寄情山水、嗣学明志的;有后人崇尚先贤、赞颂英雄、冀盼盛世的;也有商家百姓祈祷平安致富、邻里和睦、宅第兴旺的。宫殿因匾额而①,名宅因匾额而②,寺庙因匾额而③,园林因匾额而④,祠堂因匾额而令人敬仰,商号因匾额而取得诚信,亭台楼阁因匾额而注入灵气,建筑物因匾额而得以传神。凡此种种,都远远超过了匾额所具有的揭示或标志的本来含义。它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影响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态、人文环境和发展趋势,适应了不同人群的社会需求。而能将这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凝聚于言简意赅的书法艺术中,世代流传,这更是匾额文化的独特之处。
    【材料二】
    我国的匾额艺术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以其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在文化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匾额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殿阁楼堂类。多用以表示建筑物的名称,其中当然也有的蕴含着物主思想或环境特色等内容。在民居大门口、厅堂或楼房上,往往悬挂有与该姓氏堂号有关的匾额。二、商家店号类。用字遣句皆寄寓吉祥如意、生意兴隆等美好愿望。一般都要请在社会上有地位者或名人学者来写,以增加店铺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三、绘景抒情类。风景名胜、园林古迹的匾额,莫不描绘环境秀色,使山岳生色,河川增辉。四、述志兴怀类。一为文人题字匾额,多为带有文学色彩或座右铭式之匾。也有在堂室书斋、院中亭榭等居处悬挂,用以寄寓明志、缀饰美化,表达主人的雅趣,有自励和抒怀作用。除四类外还有歌功颂德类、祝颂庆贺类、表彰嘉奖类、职位科举类一些匾额类型。
    中国匾额文化中每一块古匾往往都反映了一个历史人物或一个家族的故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有人说,把历代匾额排列起来,无疑是一部洋洋大观的华夏文明史,是一部汇集百家的书法艺术史,也是一部各色建筑造型的发展史。

【问题】
    14.在【材料一】的①②③④四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显赫    威严    古朴    幽雅
    B.显赫    威严    幽雅    古朴
    C.威严    显赫    古朴    幽雅
    D.威严    显赫    幽雅    古朴
    15.请依据【材料二】,判断下列匾额所属类型。(3分)


    【甲】【    】
    【乙】【    】
    【丙】【    】
    16.下列三个选项,不属于【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的内容是【    】。(2分)
    【甲】匾额的特点与种类
    【乙】匾额的作用与影响
    【丙】匾额的形成与发展
    17.“万世师表”与“精忠报国”两块匾额只有一块适合挂在孔庙大成殿内,结合【材料二】的具体语句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3分)


    答:

【参考答案】
    14.C(2分)
    15.【甲】述志兴怀类
    【乙】殿阁楼堂类
    【丙】绘景抒情类
    (共3分。每空1分)
    16.【丙】(2分)
    17.“万世师表”。材料二中说“中国匾额文化中每一块古匾往往都反映了一个历史人物或一个家族的故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而“万世师表”正是对孔子道德高尚、开办私学、人师典范的高度赞誉。所以只有“万世师表”匾额才能挂在纪念孔子的孔庙大成殿内。
    (共3分。判断1分,理由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13.请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等读
  • 下一篇:最好的朋友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