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以其独有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其
作者:未知 文章ID:38685 浏览:
【原文】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以其独有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永远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北京的文化,完成1-5题。(共15分)
【问题】
1.走进老北京的小胡同,看着沿街琳琅满目的商品,仿佛各种吆喝声儿扑面而来:“斗大的西瓜,船儿大的块儿哎!”“【糖葫芦儿冰塔儿】”……这些吆喝声儿散发着京腔儿独有的韵味。请给画线部分添加恰当的标点,并说说这样添加的理由。(2分)
答:添加标点后的句子:【 】
理由:【 】
2.“遛鸟”是老北京清晨的一大景观。老北京人爱鸟,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常以“鸟”为意象,营造诗的意境。请你写出与“鸟”有关字的一联古诗句,并说说营造了怎样的意境。(3分)
诗句:【 】,【 】。
意境:【 】
3.走入风景秀丽的北京西北郊,清华大学是你必览的胜景。这所百年老校,其校训彰显了学校的育人理念。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2)题。(共3分)
(1)清华大学八字校训的前四字是“自强不息”,依据上面的书法作品,请你写出校训的后四字(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2分)
答:【 】
(2)结合书体特点,请你欣赏上面这幅书法作品。(不超过8个字)(1分)
答:【 】
4.老北京人的语言表达含蓄,语义丰富。下面是一位北京大爷和他侄子的一组对话,请你找出对话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2分)
大爷:小子,你拿这大礼是几个意思①啊?
侄子:您不是六十大寿了吗?我就是意思②一下。
大爷:你这意思有点大了。③。
侄子:您要这么见外,可就没意思④了啊!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④
5.走进首都博物馆的戏曲展示厅,同学们观看了一场让人回味无穷的京戏。参观回来后,李明同学写了一篇听戏的感受。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5分)
京戏是老北京文化的精髓之一。我只觉得那唱腔气盈十足,内劲充沛,调蓄绵劲。唱腔如同太极高手的一招一式,或快或慢或进或退,都存有蓄势后力,气不用尽,音调圆转随心。由于我根本听不懂戏文,于是更加专注于腔调。听得我仿佛用心蘸着曲调在书法,心使意、意使气,笔调随心,音停调不断,形断意不绝。有时,一句唱词音调收回时的气息回转,如同晴天霹雳般的侧锋回笔,韵味无穷,意境无限。不知不觉,内心的浮燥之气早被抛到九宵云外去了。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的笔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精髓(suí) 曲调(qū) “快”的第一笔是左点
B.精髓(suí) 曲调(qǔ) “快”的第一笔是竖
C.精髓(suǐ) 曲调(qū) “快”的第二笔是竖
D.精髓(suǐ) 曲调(qǔ) “快”的第二笔是右点
(2)本段文字优美,刻画细腻,但有两个错别字和一处比喻运用不恰当,请你找出并抄写下来。(3分)
错别字:①【 】
②【 】
不恰当的比喻句:【 】
【参考答案】
1.(2分)标点:糖葫芦儿——冰塔儿!(1分,只添加叹号也算对)
理由:葫芦儿后需拉长声音,所以用破折号;吆喝声音要响亮些,用叹号。(1分,意思对即可)
2.(3分)
答案示例一: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分,有错别字扣1分)大雁北归,说明秋天季节,渲染有凄凉之感,漂泊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示例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明春季到来,常给人欢快之感。
3.(3分)(1)厚德载物(字形正确1分,楷书书写1分)
(2)从字体、笔画、结构、章法或内涵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欣赏意思对即可。(1分)
4.B(分)
5.(1)D(2分)
(2)燥 宵(2分,找出1个1分)
比喻不当的句子:一句唱词音调收回时的气息回转,如同晴天霹雳般的侧锋回笔(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