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①北京西山为太行山北端余脉,峰岭连延,历经房山、
作者:未知 文章ID:38802 浏览:
【原文】
【材料一】
①北京西山为太行山北端余脉,峰岭连延,历经房山、门头沟、石景山、昌平等区。
②房山区石楼镇大次洛村村委会后的一个小小院落,就是云盖寺旧址。正是在这里,贾岛写出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超脱闲逸,抒发出“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愤懑之情。后人熟知他“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反复“推敲”的典故,却鲜有人意识到贾岛正是从大西山登上大唐的诗坛,尔后被奉为“诗奴”。在房山区石楼镇,后人为他修建了衣冠冢和贾公祠来纪念这位大西山孕育的苦吟诗人。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二十八个字,马致远将西山古道的空绝孤寂尽显眼前。当时,蒙古统治者不重用汉族文人,他“佐国心,拿云手”的抱负一直无法实现,心生不满。历经漂泊蹉跎,晚年退隐林泉。如今门头沟韭园西落坡的一处纪念馆,就是后人依据他作品的意境修建,聊表缅怀。
④海淀上庄皂甲屯是清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生活过的地方。“漠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白日空山,夜深清呗,算来别是凄凉”,这是他在八大处宝珠洞凭高远眺抒发的情怀。康熙、乾隆两位帝王也对大西山钟爱有加。“西山初夏玉泉清,暮雨随风满凤城”就是康熙帝在玉泉山静明园写下的诗句。“帝都形胜地,屏障惟西山”则是乾隆帝对香山的豪迈吟咏。
⑤大西山还收留了落魄后的曹雪芹,在香山正白旗的黄叶村,他过着觅诗唱和,忆旧著书的隐居生活。大西山的山川草木,给了他无数的触发感怀与想象灵感。他将旧作《风月宝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写成百科全书式的巨著《红楼梦》。
⑥大西山的文人骚客就是这样用文字诗篇,构筑了自己的精神桃源。
【材料二】
①自北魏隋唐,大西山就有了因佛教盛传而开凿的摩崖石刻和佛教造像。
②石景山区翠微山脚下的模式口,几乎就是大明美术宝库的缩影。法海寺大雄宝殿内的墙上至今仍然保留着十幅明代宫廷院体壁画,虽是五百多年前的作品,至今仍保持着鲜明【 】的色彩。作为北京地区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壁画,堪与敦煌壁画媲美。与法海寺咫尺之遥的承恩寺天王殿的壁画,也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③深藏于海淀一个普通居民区里的大慧寺,建于明正德年间,同样有着巨幅的壁画。环列于大殿三壁的塑像和壁画都是明代原作。二十八尊彩色状玺泥塑造像如今虽已是蒙尘寂寥,但其塑造者所采用的写实与象征为一体的创作手法,仍能【 】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强烈的生命意识。
④大西山在近代以来吸引着许多海外贤者来到北京西郊。
⑤法国诗人、外交官圣琼·佩斯,1916年起,在法国驻中国使领馆工作,曾在自己日记和文章里,多次提到西山。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长诗《远征》正是1920年6月至次年3月在管家岭村西北破落的桃峪观和金仙庵中写就的。作为在中国居住工作了五年的外交官,圣琼·佩斯比当时一般的西方人更真实、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社会。
⑥一座山,山上风起云涌,山下万流成河。文明如光芒般映照着在山间盘旋但一直向前的道路。
——两则材料均出自纪录片《大西山》,有删改
【问题】
15.结合【材料一】第③段相关内容,写出马致远这首小令所表达的思想情感。(2分)
拨不断·酒杯深
酒杯深①,故人心,
相逢且莫推辞饮。
君若歌时我慢斟,
屈原清死由他恁②。
醉和醒争甚?
注释:
①酒杯深:把酒杯斟得很满。②由他恁:由他去。恁,如此。
答:
16.在【材料二】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饱满 体现
B.丰满 体现
C.饱满 呈现
D.丰满 呈现
17.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你对大西山有了哪些认识。(3分)
答:
18.大西山,亿万年沧海桑田,千百年文脉绵延。你认为用什么方式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大西山文化”,请提出两条合理建议。(4分)
答:
【参考答案】
15.答案示例:当时蒙古统治者不重用汉族文人,马致远一腔抱负无法实现。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朝廷的不满。
(共2分。意思对即可)
16.C(共2分)
17.答案示例:(1)大西山孕育出很多杰出的文人和诗篇。(大西山文人骚客用文字诗篇,构筑自己的精神桃源)
(2)大西山拥有很多美术真品和不朽的佛教壁画。(自北魏隋唐大西山就有了因佛教盛传而开凿的摩崖石刻和佛教造像)
(3)大西山近代以来吸引着许多海外贤者。
(共3分。每要点1分)
18.答案示例:(1)将一些名人故居保护起来,由专人管理并进行定期维护。
(2)录制宣传片或组织大家参观学习,让更多的人了解大西山文化。
(共4分。每条建议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