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不虑于微终成患

发布时间:2019年3月27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7日
作者:辛士红  文章ID:38869  浏览:

【原文】
    不虑于微终成患
    辛士红
    ①)某年秋天,有两位领导来到陈云同志的住所汇报工作,临别时要留下他们带来的两盒葡萄,陈云坚持不收。对方恳切地说。这不是送礼,只是让您尝尝。陈云领受了他们的心意:。我吃十颗,叫十全十美,剩下的你们带回去。陈云慎小慎微、严格自律的精神,令人感怀。
    ②任何人的腐败堕落,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微疵到大错的过程。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小事小节上的放纵,对一个人品行和作风的影响是渐进的、隐蔽的,却也可能是致命的。犹如温水之于青蛙、蚁穴之于大堤,常常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陷于困境,在温情脉脉中缴械投降。
    ③唐代名相陆赞清廉刚正,但也有官员埋怨他不近人情。唐德宗得知后劝他:“清慎太过,都绝诸道馈遗,却恐事情不通,如不能纳诸财物,至如鞭靴之类,受亦无妨者”。谁知,陆赞对此不以为然,撰文进谏:“贿道一开,展转滋。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装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日见可欲,何能自窒于心。”在他看来,“涓流不止”发展下去必然是“溪壑成灾”。
    ④从近年查处的腐败案件看,一些干部“眼里看得破,肚里忍不过”,被一条烟、一张卡或一个红包诱入了陷阱。想当初,他们要么抱着“小节无害”的心态,“小吃小喝不算过,小拿小要没什么。”;要么存在随波逐流的想法,“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要么怀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周围都这样,何必假清高”;要么玩起投桃报李的游戏,“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结果小管涌演变为大塌方,不得不吞下无法挽回的苦果。
    ⑤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同志曾为两打香烟的开支惴惴不安“中国不缺我毛泽东一个人吃的花的。可是,我要是生活上不检点,随随便便吃了拿了,那些部长们、省长们、市长们、县长们都可以了,那这个国家还怎么治理呢?”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今天,每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和考验更多,只有始终保持一颗敬畏心、平常心,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意识,不因“小腐败”而违规逾矩,不因“小问题”而姑息迁就,不因“小意思”而欣然笑纳,才能在慎微中积下尺寸之功,锻造金刚不坏之身。
    ⑥x-j-p总书记指出,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花繁柳密处拨得开,风狂雨急时立得定,固然能够彰显一名党员的担当和定力,但远离大集体、聚光灯和风暴眼,因为不便监督和管控,其所作所为,更能真实地检验和反映出一个人灵魂深处的高洁或污浊。也正因此,慎独慎微当成为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与修养自觉。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2月16日04版有删改)

【问题】
    14.简述文章第①段作用。(4分)
    15.文章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6.结合第④段内容说说党员干部逐步堕落的原因有哪些。(4分)
    17.请简要写出全文的论述思路。(4分)

【参考答案】
    14.(4分)①从陈云拒收两盒葡萄说起,引出文章观点:共产党员要有“慎小慎微、严格自律”的精神;②故事导入,激发读者兴趣。
    15.(4分)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小事小节上的放纵,对一个人品行和作风的影响是渐进的、隐蔽的,却也可能是致命的”,更具权威性。(方法各1分,作用2分)
    16.(4分)①抱着“小节无害”的心态;②存在随波逐流的想法;③怀着法不责众的侥幸;④玩投桃报李的游戏。
    17.(4分)首先以陈云拒收两盒葡萄的事例引出文章观点;然后就事论理,论述小事小节上的放纵会导致腐败堕落;接着结合古代名相和现在一些干部的正反例子分析堕落的原因;最后以毛泽东和x-j-p对党员干部的谆谆告诫,强调慎独慎微对共产党人的重要性。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
  • 下一篇:初春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