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乙】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
作者:未知 文章ID:39041 浏览:
【原文】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①,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资。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亡何②,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非其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研③削牍,记之以自警焉。(袁枚《牡丹说》)
[注释]①鄂韡(wěi):繁盛。②亡何:同“无何”,不久。③研:通“砚”。
【问题】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亭亭净【植】(▲)
(2)陶后【鲜】有闻(▲)
(3)【再】移之墙(▲)
(4)请【具】研削牍(▲)
11.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朗读节奏。(2分)
故人与花常两全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2)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
13.根据要求答题(5分)
(1)甲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2分)
(2)《爱莲说》和《牡丹说》都采用了①▲的表现手法。《爱莲说》告诉我们②▲。《牡丹说》则寄寓读者,其一,③▲,其二,待人接物不要喜怒无常。(3分)
【参考答案】
10.(4分)(1)树立
(2)少
(3)又一次(第二次)
(4)准备(具办)(每空1分)
11.(2分)故/人与花/常两全也(每处1分)
12.(4分)
(1)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娇媚。(2分)
(2)以后您的庭院中,大概不会有花木了!(2分)
13.(5分)(1)衬托莲之高洁。(如果答“对比”也可,2分)
(2)托物言志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要顺乎自然天性(每空1分,计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