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乙】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

发布时间:2019年4月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9041  浏览:

【原文】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①,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资。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亡何②,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非其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研③削牍,记之以自警焉。(袁枚《牡丹说》)
    [注释]①鄂韡(wěi):繁盛。②亡何:同“无何”,不久。③研:通“砚”。

【问题】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亭亭净【植】(▲)
    (2)陶后【鲜】有闻(▲)
    (3)【再】移之墙(▲)
    (4)请【具】研削牍(▲)
    11.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朗读节奏。(2分)
    故人与花常两全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2)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
    13.根据要求答题(5分)
    (1)甲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2分)
    (2)《爱莲说》和《牡丹说》都采用了①▲的表现手法。《爱莲说》告诉我们②▲。《牡丹说》则寄寓读者,其一,③▲,其二,待人接物不要喜怒无常。(3分)

【参考答案】
    10.(4分)(1)树立
    (2)少
    (3)又一次(第二次)
    (4)准备(具办)(每空1分)
    11.(2分)故/人与花/常两全也(每处1分)
    12.(4分)
    (1)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娇媚。(2分)
    (2)以后您的庭院中,大概不会有花木了!(2分)
    13.(5分)(1)衬托莲之高洁。(如果答“对比”也可,2分)
    (2)托物言志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要顺乎自然天性(每空1分,计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下一篇:“海纳百川”,究竟能容多少垃圾
  • 【推荐文章】

  • 夜上受降城闻笛 春夜闻笛

    【原文】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

  • 江畔独步寻花①(其五)

    【原文】 江畔独步寻花①(其五)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

  • 南京:一座越来越宜居的古都

    【原文】 南京:一座越来越宜居的古都 【名城遗韵】 南京,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

  • 做人和做事

    【原文】 做人和做事 ①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智者的选择。要想做事,先学做人,只有学...

  • 书桌

    【原文】 书桌 ①十多年前寄居乡下的时候,曾经托一个老木匠做一张书桌。我并不认识这...

  • 空气发电技术

    【原文】 空气发电技术 人们常将风力发电视为最洁净、无污染的发电技术之一,但风力...

  • 【最新文章】

  • 鲜花课
  • 关于3.15消费维权的主题阅读
  • 夜上受降城闻笛 春夜闻笛
  • 曹刿论战
  • 第六届广西园博会将于今年6月28日在梧州苍海
  • 守住信念才有成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
  •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
  • 王冕苦学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
  • 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周围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邂逅一只萤火虫
  • 什么是精准医学
  • 虫鸟之智
  • 南京:一座越来越宜居的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