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览祖国山水,寻华夏文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小组计划
作者:未知 文章ID:39044 浏览:
【原文】
在“览祖国山水,寻华夏文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小组计划制作一本宣传图册,请你协助他们完成以下几项准备和校验工作。
【问题】
1.下面是几幅泰山的摩崖题刻。请选出一幅最能体现泰山气势磅礴、地位崇高的作品作为宣传画册的封面,并结合其书体特点及题刻内容说明你选择的理由。(3分)
你选择:第【 】幅
理由:【 】
2.小组成员给下面一段描写漓江山水的文字附上了几句赏析的话,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从桂林到阳朔,有人比喻为一幅天然的画卷。但比起画卷来,那山光水色的变化要生动得多呢。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远近的山峰完全被云和雨遮住了。这时只有细细的雨声,打着船篷,打着江面,打着岸边的草和树。于是,一种令人感觉不到的轻微的声响,把整个漓江衬托得静极了。这时,一只小小的渔舟,从岸边溪流里走入江来。顺着溪流望去,在细雨之中,一片烟霞般的桃花,沿小溪两岸一直伸向峡谷深处,然后被一片看不清的或者是山,或者是云,或者是雾,遮断了。这时我想,这难道不是画家李可染的《杏花春雨江南》吗?
A.选段开头把从桂林到阳朔的景比作“画卷”,形象地概括出了桂林山水的美。
B.选段中运用“打着……”的排比句式,写出了雨的细密,衬托了漓江的静美。
C.选段中用“走入”一词,让小小的渔舟有了人的情态,为美景增添了生气。
D.选段结尾处语气强烈,意在强调要把眼前的景和李可染的画作相提并论,一求高下。
3.为了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小组成员在四川成都武侯祠的图片旁配上了一副对联,且对联的部分内容被故意略去。依据你对诸葛亮的了解,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上联:心悬【 】,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下联:目击【 】,【 】,北拒魏,常怀【 】励臣躬
A.三分鼎 八阵图 东连吴 谨慎
B.三分鼎 八阵图 西连吴 谦逊
C.八阵图 三分鼎 东连吴 谨慎
D.八阵图 三分鼎 西连吴 谦逊
4.宣传图册中还有介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文字,请你仔细研读,完成(1)—(3)题。(6分)
水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崇尚山水自然的庭院空间中,水是重要的造园要素,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可见,庭院中对水的经营,是符合传统审美情趣的。园林用水,从布局上看可分集中与分散两种形式,从情态上看则有静有动。集中而静的水面能使人感觉到开朗宁静,而分散用水则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互相连通的若干小块,这样便可因水的来去无源流而产生隐约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一般庭院规模较小,以聚水为主。庭院规模不大,利用曲折分散的水体来营造和丰富空间层次。而在规模较大的园林中,则采用带状或聚散结合的水池构图以求空间的丰富。
中国人对奇石的喜爱体现了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人认为,奇石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它【 】、【 】,妙在【 】。奇石如同无言的诗词,立体的图画,无声的乐曲。古人很早以前就开始将石头应用于园林的装饰艺术之中,以石来点缀环境,并且根据产地把奇石区分成了不同种类,如江苏太湖石、安徽灵璧石、广东英德石等,都是叠石造景的上等材料。“叠山理水”几乎是中国古典园林营造的代名词。历代的造园家们都十分讲究叠石技巧。根据石头的天人造型,用各种奇巧的手段,将石块堆砌组合成假山景观。$来&源:
(1)对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对划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2)在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千姿百态 自然天成 栩栩如生
B.千姿百态 栩栩如生 自然天成
C.栩栩如生 千姿百态 自然天成
D.栩栩如生 自然天成 千姿百态
(3)结合文段内容,解释第一段中“经营”一词的意思。(2分)
答:【 】
5.为了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小组成员想对参观污水处理厂的活动进行报道,并准备将文字稿放到宣传册中。其中标点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3月22日是“世界水日”。②我校初三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学习实践基地——北京市污水处理厂,开展了以《留住绿水青山,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③同学们走进厂区,参观雨水收集装置、污水处理池等……④通过实地参观,同学们了解了污水处理过程,学习了节水知识,增强了爱水意识。⑤活动结束后,大家还纷纷表示——爱护环境,就要从我做起,珍惜每一滴水,人人争当“节水宣传员”。
A.第②句中的破折号换成冒号
B.第②句中的书名号换成引号
C.第③句中的省略号换成句号
D.第⑤句中的破折号换成逗号
6.表现自然山水与人文情怀的古诗文不胜枚举,小组成员选取了一些古人的作品,设置成了竞答题目,请你完成(1)—(3)题。(5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1分)
(2)【 】,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1分)
(3)山川草木,鸟兽虫鱼,诗人偶有所感,亦能发为心声。虽为物语,但其中却不乏哲理,读来往往能引起我们心灵的震撼与共鸣,从而引发对人生、社会的思考。请你写出这样的两句古诗文,并说出带给你的思考。
句子:【 】,【 】
思考:【 】
【参考答案】
1.答案:第一幅
理由:楷书笔画平正,结构整齐,给人庄重之感,用楷书书写“五岳独尊”这几个字,更能表现泰山雄浑气势和特殊地位。
(共3分。选择正确,1分;理由恰当,2分)
2.答案:D(2分)
3.答案:C(2分)
4.(共6分)
(1)答案:D(2分)
(2)答案:B(2分)
(3)答案:这里是指庭院中对水系的布局、设置、规划。(2分)
5.答案:A(2分)
6.(共5分)
答案:(1)山岛竦峙(1分)
(2)黄鹤一去不复返(1分)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让我想到无论前途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就会出现光明与希望。
(共3分。诗句2分,思考1分;诗句有错字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