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作者:未知 文章ID:39366 浏览:
【原文】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①。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②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③。”
【注释】①睫:睫毛。②庄跻:人名。③明:眼睛亮,引申为明智。
【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楚庄王欲伐越 欲:
②政乱兵弱 兵:
(2)下列句中的“之”与“王之伐越何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辍耕之垄上
D.宋何罪之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2分)
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4)楚庄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庄子采用什么论证方式指出楚庄王的不明智?(2分)
(5)谈谈你对本文中庄子所持论点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
(1)①想要
②军队(共2分)
(2)A(共2分)
(3)我担心人的智慧就像他的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事物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共2分)
(4)他认为越国“政乱兵弱”(1分);比喻论证(1分)。(共2分)
(5)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而了解自己更是一种智慧。达到智是很难的,之所以难不是难在了解他人,而是难在了解自己。(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