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祈求

发布时间:2019年5月7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8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9559  浏览:

【原文】
    祈求
    ①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阳光普照群山,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②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第一次为鹰震撼。
    ③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④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⑤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⑥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在得意的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然而那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
    ⑦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
    ⑧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⑨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我想起英国诗人丁尼生的诗:
    扭曲的鹰爪扣紧山岩,
    头接孤峰上的太阳,
    身披如洗的蓝天。
    脚下苍海绽微澜,
    傲立峰头闲看,
    划然落,却似雷霆下九天。
    ⑩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被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东西的渴求——虽然它一生未曾飞翔。
    ⑾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高飞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问题】
    14.本文主要写了鹰的不幸遭遇,为什么题目却是“祈求”?(3分)
    15.作者对长城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6.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17.请写出你对第⑦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的理解。(3分)
    18.第⑨段引用的小诗有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4.(3分)本文意在借鹰的不幸遭遇,谴责人类漠视生命尊严,呼吁人们应“给鹰一颗翱翔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这是对生命意识、生命尊严的祈求,所以用“祈求”作为题目,更切合文章的主旨。
    15.(4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开阔而充满动感的场面,传达着一种振奋、豪迈的气势,与鹰的奋飞精神共震,同时奠定了沉郁、厚重、苍凉的基调,为下文展开联想,为鹰震撼做铺垫。
    16.(3分)动作、神态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鹰面对突来袭击的凛然之气、准备出击的迅猛动作,表现其高傲暴烈、愤怒抗争的性格,更能表现出作者的同情、敬仰、悲怆之情
    17.(3分)苍白、强烈、冷冷,形容作者悲怆之深:愚昧(无知)使人变得如此残忍;而苍老的鹰,这高傲、凶猛的生灵,被铁链锁住无法高飞,尊严受到冒犯无法还击,表达了对愚昧者的怨愤,对奋飞者厄运的同情。
    18.(3分)小诗写出了鹰的雄健、高傲,反衬鹰遭人类凌辱的悲哀,更能表达出作者愤怒的控诉和对生命尊严与意识的呼吁。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①嵌空②而缭曲
  • 下一篇:①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近年来,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日趋严
  • 【推荐文章】

  • 水调歌头

    【原文】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

  • 游白水[1]书付过

    【原文】 游白水[1]书付过 [宋]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2],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3...

  • 5.阅读冰心的诗,请另选一个事物进行仿写。要

    【问题】 5.阅读冰心的诗,请另选一个事物进行仿写。要求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符合该事...

  • 城市空中森林

    【原文】 城市空中森林 ①在城市里,我们能看见许多摩天大楼,可是这些大楼不是住宅...

  • 忆江南

    【原文】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

  • 山行留客

    【原文】 山行留客 唐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

  • 【最新文章】

  •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
  • (5)古诗文中有不少表现游子思乡的句子,请
  • (1)《西游记》一书中,唐僧师徒四人因孙悟
  • (2)“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
  • 栖在树上的鱼
  • 讲真话需要勇气吗?
  • 阎婆惜道:“第一件,你可从今日便将原典我的
  • 初秋行圃
  • 在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并不被
  • 审视那些你已适应的事物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晋王述①初以家贫,求试宛陵令,所受赠遗千数
  • 这座隐藏在冰雪群山之中的天然园林就更是荡漾
  • 谁说春色不忧伤
  • 苏州园林,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安排也别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