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
作者:未知 文章ID:39588 浏览:422
【原文】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①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②,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也哉?”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拊(fǔ):拍击。②佚乐:逸乐。佚,同“逸”。
【问题】
1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居君之国而穷▲
⑵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
⑶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
⑷子列子笑谓之曰▲
14.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居君之国而穷
A.其妻望之而拊心
B.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C.辍耕之垄上
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15.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
16.客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你赞同他的观点吗?结合内容,简述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3.(4分)⑴居住
⑵给予,赠送
⑶妻子儿女
⑷告诉,对……说
14.(3分)D
15.(3分)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
16.(3分)示例1:赞同,列御寇知道郑子阳不是一个贤明的人,为了避免受他连累,即使生活困苦,也不接受他的馈赠,列御寇是一个有道之士。
示例2:不赞同,列御寇自己生活穷苦,连妻子儿女也跟着他受苦,不能算是有道之士。
评分细则:
第13题每空1分。
第15题每处1分,每多断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第16题赞同,内容2分,分析1分;不赞同,内容1分,分析1分。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列子穷困,容貌有饥饿之色。有人对郑子阳说:“列御寇是个有道德学问的人,住在您的国家里而受到穷困,您难道不喜欢有道之士吗?”郑子阳立即命令官吏给列子送去粮食。列子出来接见使者,两次拜谢并拒绝接受,使者只好走了。列子进屋后,他的妻子拍着胸脯埋怨说:“我听说做有道德学问的人的妻子都能得到安佚快乐。现在我们挨饿,君王派人来给你送粮食,你却不接受,难道不是我们的命吗?”列子笑着对她说:“君王不是自己知道我的,而是根据别人的话才送给我粮食的;等到他要加罪于我时,又会根据别人的话去办,这就是我所以不接受的原因。”后来,百姓们果然作乱杀掉了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