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瑰宝——太极拳
作者:未知 文章ID:39592 浏览:
【原文】
中华文化的瑰宝——太极拳
①前段时间,大明湖遐园一处树洞内惊现神秘武功图,图中人物惟妙惟肖,一招一式如火纯青。图中所示的是中国武术的瑰宝——太极拳。如今,当我们漫步西门桥边、护城河畔、街头花园,也会随处可见太极爱好者那沉着淡定、矫龙游凤的身影。
②中华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享誉中外的中华太极拳相传发祥于太行山下、黄河腹地的河南省温县陈家沟。600年多前,精通家传长拳的陈卜教子孙习武防身,其九世孙陈王廷,在秉承家传的基础上,参考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拳经》、道家的《黄庭经》、中医的《经络学》,并结合太极阴阳之理,采百家之长,创编了一种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快慢相兼的内功拳种,取名太极拳。
③自陈王廷之后的300年中,太极拳在陈氏传人的不断改进下日益完善。十四世孙陈长兴将太极拳创造性地发展成为现在的陈氏太极拳。陈长兴还打破了“太极拳不传异姓”的家规,教出了第一个异姓徒弟──河北永年县杨露禅。之后,杨露禅开创了河北杨式太极拳,从此太极拳开始走向全国,并逐渐演化成中华武术第一大门派。1978年,世纪伟人邓小平欣然题词“太极拳好”,极大地推动了太极拳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推广。目前,太极拳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太极拳已成为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运动项目。
④明代先贤王宗岳曾在《十三势歌》中说“长拳者,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也”。这里的“长拳”说的就是太极拳。太极拳一招一式行云流水,意蕴连绵。其招式丰富,名称也极具特色,常常以身边的动物、事物命名,如金鸡独立、白鹤亮翅、野马分鬃、双峰贯耳等,形意结合,生动形象。
⑤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武功,更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太极文化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深受道家、儒家等传统思想文化的熏染。以“太极”命名的太极拳,是太极文化的重要载体。太极拳理中有这样的记载——“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相济,方为太极”,这体现了阴阳相消相长、相辅相成的道理,使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相协调,实现“天人和谐、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太极拳道法自然,习练时可以让生命与大自然静静交流,在喧嚣的世界里,体会一份独特的恬淡与宁静。
⑥千百年来,太极拳不断得以继承和发展,这极具丰厚文化底蕴的拳种,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太极拳也正用它那特有的艺术性的语言,把我们的生活演绎得更精彩、更富有诗意。
【问题】
15.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太极拳的。(3分)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第①段的作用。(3分)
17.阅读第③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目前,太极拳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8.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
明代先贤王宗岳曾在《十三势歌》中说“长拳者,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也”。
【参考答案】
15.示例:①太极拳的起源(发祥);②太极拳的发展(推广);③太极拳的招式;④太极拳的文化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
评分意见:本题3分。每个要点1分,四个要点答出三个即可。
16.示例:文章第①段由大明湖遐园惊现神秘武功图(随处可见的太极爱好者的身影)写起,引出说明对象——太极拳,用贴近生活的现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评分意见:本题3分。概括内容1分,引出说明对象1分,激发兴趣1分。
17.示例:“开枝散叶”是枝叶茁壮生长的意思,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太极拳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与推广。
评分意见:本题3分。解释词语1分,修辞1分,说明事理1分。
18.示例:运用引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引用了王宗岳《十三势歌》中的话,说明了太极拳的招式如行云流水,意蕴连绵,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文学色彩。
评分意见:本题3分。说明方法1分(只写打比方不得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