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士奇泥爱

发布时间:2019年6月20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9898  浏览:

【原文】
    士奇泥爱
    士奇①晚年泥爱②其子,莫知其恶,最为败德事。若藩、臬、郡、邑③或出巡者,见其暴横,以实来告,士奇反疑之,必语以子书曰:“某人说汝如此,果然,即改之。”子稷得书,反毁其人曰:“某人在此如此行事,男④以乡里故,挠其所行,以此诬之。”士奇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有何附誉子之善者,即以为实然而喜之。由是,子之恶不复闻矣。及被害者连奏其不善之状,朝廷犹不忍加之罪,付其状于士奇,乃曰:“左右之人非良,助之为不善也。”而有奏其人命已数十,恶不可言,朝廷不得已,付之法司。时士奇老病,不能起,朝廷犹慰安之,恐致忧。后岁余,士奇终,始论其子于法,斩之。乡人预为祭文,数其恶流⑤,天下传诵。
    【注释】①士奇:即杨士奇,明江西泰和人。惠帝时以史才被荐入翰林。成祖时为翰林编修。仁宗时为大学士,英宗时为少师,与大学士杨荣、杨薄共同执政,合称“三杨”,是明代中期重臣。②泥(nì)爱:溺爱,宠爱。③藩、臬(niè)、郡、邑:即藩司、臬司、郡守、县令。④男:儿子。⑤恶流:一系列的罪恶。

【问题】
    6.对下面语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士奇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
    B.士奇/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
    C.士奇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
    D.士奇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故(    )
    论(    )
    8.用自己的话说说“由是,子之恶不复闻矣”这句话的意思。(2分)
    9.杨士奇对报告其子劣迹和称颂其子的态度有何不同?(用原文回答)(2分)
    10.“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希望父母如何对待正在成长中的自己。(2分)

【参考答案】
    6.B(2分)
    7.故:…的缘故
    论:处置(各1分,合计2分)
    8.从此,他儿子的恶行再也传不到他耳朵里了。(2分)
    9.①士奇反疑之,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
    ②有何附誉子之善者,即以为实然而喜之。(2分)
    10.略(2分)
    翻译:士奇晚年溺爱他的儿子,却不知道他儿子品行非常恶劣。如果有地方官员或者上级派来巡查的人知道了他儿子的暴横行为,向他据实报告,士奇反而怀疑人家。必定把报告给他儿子看,并说:“某某说你是这样的(行为),如果真是这样,你应该马上改正。”他的儿子稷看了之后,反而诬蔑那个人说:“某某在那里就是这样做的,儿子我为了乡亲们,阻挠了他的行为,所以他诬告我。”士奇从此不相信那些说自己儿子坏话的人了。如果有人拍马屁说他儿子好话,他就当作是实话,很喜欢听。从此,他儿子的恶行再也传不到他耳朵里了。而后有人上奏朝廷说他儿子犯下数十条人命,恶不可言,朝廷没办法将案子送交司法官员处理。当时士奇老了,生了病,朝廷还派人慰问他,担心他(为儿子的事情)忧愁。过了一年多,士奇去世了,朝廷才依法处置了他儿子,将其斩首。(士奇)的乡亲们预先给他儿子写了祭文,将他的罪恶一一列出,让天下人都知道。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远尘淡墨调烟雨——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 下一篇:羊蹄甲
  • 【推荐文章】

  • 秋风引

    【原文】 秋风引 唐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

  • 莫欠睡眠债

    【原文】 莫欠睡眠债 宁致远 随着我们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课后作业的越来越多,睡眠...

  • 天净沙·秋思

    【原文】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关于梁祝文化的主题阅读

    【原文】 关于梁祝文化的主题阅读 【故事传说】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传说有好几个...

  • 旅夜书怀

    【原文】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

  •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原文】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①共凄凄,春半②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

  • 【最新文章】

  • 4.观察下面楚均亭画作《无人亦自芳》,写一段
  • 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30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
  • 古人云:“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
  •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为
  • 孔子赞赏的中庸
  •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罔,捆蒲苇,织萉屦,以养
  • 家长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是否真正了解他们
  • 在“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展开
  • 渡荆门送别
  •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越王勾践栖于会
  • 体内的小人
  • (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植物变化
  • (3)《小石潭记》中既渲染了小石潭清冷气氛
  • 3、喜爱唱歌的你,一定发现大部分歌曲,都用
  • (本报讯)元宵节期间,我市城区先后举办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