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图书推介

发布时间:2019年6月28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9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9918  浏览:

【原文】
    图书推介
    【基本信息】
    书名:群体性孤独
    作者:[美]雪莉·特克尔著
    【内容简介】
    你是否也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性孤独”——我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活在自己的“气泡”中。我们期待他人少,期待技术多。不间断的联系,是否让人类陷入了更深的孤独?
    本书将电子文化的两大趋势在过去15年中的新变化、新发展进行了新的阐释,将焦点集中在年轻人身上。如今的我们既缺乏安全感、又渴望亲密关系,因此才求助于科技,寻找一种既可以让我们处于某种人际关系中又可以自我保护的方法。作者认为,如果我们既要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又要摆脱信息技术导致的孤独,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独处,体会独处带给人们的好处;另一方面朋友、亲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对面谈话、讨论。
    【作者简介】
    雪莉·特克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科技与自我创新中心主任,哈佛大学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博士。采用“实地研究”和“临床诊断”两种方法,对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进行了长达15年的系统研究,成为人与技术关系领域首屈一指的社会心理学家。
    【作品目录】(节选)
    引言技术让我们的关系更亲密了吗?
    第一部分机器人时代:孤独中的新型亲密关系
    第1章最亲密的伙伴“拓麻歌子”:有生命的电子宠物
    ……
    第二部分网络化生存:亲密关系中的新型孤独
    第8章永远在线:网络自我的三种新状态
    ……
    【书评】
    1.《群体性孤独》一书将人与计算机、人与互联网互动时产生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的全新发展,以及特克尔教授的全新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呈现给了读者。可以说,要了解人类的未来,就必须要了解人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关系,尤其是情感关系。这一切,可以从阅读这本著作开始!——王煜全互联时代未来趋势专家
    2.关于我们是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创造虚拟“自我”的,雪莉·特克尔说得最清楚。她是我们技术界的“弗洛伊德”,远在我们洞察自己的内心之前,她就阐明了我们内心的转变。《群体性孤独》是一本令人回味的书,是洞悉未来自我的一次深度之旅。
    ——凯文·凯利《连线》创始主编
    3.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将习惯用文字而非声音,用数据而非抚摸来传递感情。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将依赖技术超过依赖彼此。这就是真正的“机器人时代”。对于这种所谓的“机器的美好和技术的美好”,我有一种由衷的恐惧与憎恶。
    ——周涛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精彩片段】
    技术是极具诱惑力的,因为它能弥补人性中脆弱的一面。而我们的确是非常脆弱、敏感的物种。我们时常感到孤独,却又害怕被亲密关系所束缚。数字化的社交关系和机器人恰恰为我们制造了一种幻觉:我们有人陪伴,却无须付出友谊。在网络世界中我们彼此连接,同时也可以互相隐身。比起面对面交谈,我们更习惯于发短信交流。
    ……
    当我们和机器人谈情说爱、和智能手机难舍难分时,我们通过机器重新定义了自己,也重新定义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当人类寂寞难耐时,网络正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问题】
    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封面图案既指计算机中核心元件集成线路,又寓指现代人们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迷失,与本书内容契合。
    B.这本书指出现代人矛盾的生活状态——信息技术使我们享受便利又导致孤独,而解决的方法还有待研究。
    C.这本书的写作是基于实践研究的,从大量的案例中发现问题和规律,是一部关于心理学的著作。
    D.这本书呈现了人与信息技术的全新发展,阐明了人们内心的转变,是深度了解未来自我的著作之一。
    11.【书评】中的第3则与前两则有所不同,结合材料,从内容、语言风格或效果等方面,探究编者将其选入的原因。(至少写出两点)(4分)
    12.你认为这篇推介能吸引人们购买《群体性孤独》这本书吗?请结合以上推介材料简述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0.(3分)B
    11.(4分)其它两则均是从主要内容出发,评价该书的研究范围、研究价值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但评论3另辟蹊径,以阅读的心理感受为切口,从未来孩子的视角,用抒情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了对书中所描述时代的恐惧和憎恶,写出了本书对读者产生的心灵冲击,是对其它书评的重要补充,也丰富了整篇推介的内容和风格。
    (评分标准:对前两则书评的概括1分,对第三则书评的视角或内容、语言风格的把握1分,作用分析2分,意近即可)
    12.(5分)示例1:我认为可以。理由有:(1)推介内容翔实,多角度地介绍了《群体性孤独》的情况,使读者能较全面地了解;(2)推介中列举了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写的书评,全面地评价该书的内容和价值,可信度高,也提高了知名度;(3)推介中选取了本书最为精彩的片段,可以吸引读者。
    示例2:我认为不可以。理由有:(1)推介未能提供书中具体的案例,仅从主要内容和目录不能对这本书有更直观的了解。(2)这本书的主题不切合中学生的实际,比较适合相关研究者阅读。(3)从目录和主要内容来看,本书的专业性很强,需要较多的背景知识。
    (评分细则:明确观点1分,能结合材料说出其中的两点,阐述清晰,意近即可,每点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白痴的生活
  • 下一篇:【甲】渭川田家 【乙】王维传
  • 【推荐文章】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原文】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

  • 遣兴(其七)

    【原文】 遣兴(其七) [清]袁枚①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

  • 不爱你爱谁

    【原文】 不爱你爱谁 (1)我出生的时候,母亲忍受切腹之痛,对着我含情脉脉地微笑。...

  • 渔家傲·秋思

    【原文】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

  • 商山早行

    【原文】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

  • 赤壁

    【原文】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

  • 【最新文章】

  • (1)燕子是我们这里常见鸟类,读下面的诗句
  • 母亲的宝物
  • 无刺蜂的奇异世界
  • 5、《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丽风光名句
  • 23.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哪一则更适合作选文的
  • 7.阅读下面的材料,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
  • 8.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卖油翁
  • 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①,塞于路。属天寒,冰
  • 关于“数字时代的生活”主题阅读
  • 宗泽,字汝霖,婺州①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
  • 某孝廉,家贫落魄,无以为生,【贷于亲友,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