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浪漫去哪儿了——聚焦转型期社会的“过度现实”

发布时间:2019年7月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8日
作者:刘维涛  文章ID:39938  浏览:

【原文】
    浪漫去哪儿了——聚焦转型期社会的“过度现实”
    刘维涛
    ⑴中国人不懂浪漫,似乎已是被坐实的事情。打开搜索,输入“中国人+浪漫”,结果大多是“中国人天生不浪漫”、“中国人为什么不浪漫”……
    ⑵中国人之所以给人“不浪漫”的印象,愿因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文化性格,一个民旅的文化性格只能从大概上说,身体里流淌着儒家文化血脉的中国人,含蓄内敛不张扬,讲究“发乎情止乎礼”。如果进一步,把“浪漫”理解为一种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那么说中国人不浪漫,更直接的原因,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样子。当“压力山大”成为网络流行词,折射出的是一种普遍社会心态。不只是“80后”“90后”年轻人,整个国家都处在负重爬坡的状态,经济转型升级、社会转型发展,接踵而至的变化让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成为普遍情绪。因此,尽管物质生活已大大改善,生活方式却并未有太大的改观。很多人还只是延续以前的习惯——“过日子”。如果为我们的生活找些关键词,“忙”“急”“快”“躁”之类的词入选的几率应该很高。“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这些词背后的生活态度,恰恰是浪漫的死敌。
    ⑶在后现代主义者的视野中,秉持现代生活方式的人是一群不懂浪漫为何物的“可怜虫”:他们对生存事实深度屈服,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过度迷恋,对征服自然有着痴迷的兴趣,以为掌握着生活的真理,却总是视缺乏创意,人云亦云的生活为常态……⑷当下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乏市场。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不少国人有“补课”意识和“赶超”意识。于是,尽管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对奢侈品的消费热情却令发达国家望尘莫及,甚至有奢侈品品牌分析报告称:“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土豪”一词,应运而生。
    ⑸与此相映照,是人们对精神追求的忽视。极低的国民阅读率徘徊不前,便是最好的证明。在这样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人被物化的隐忧。要重拾浪漫,必先超越现在的生活方式,找回自我。
    ⑹途径无非两种,一是赓续传统,一是开拓新路。
    ⑺中国人真的不浪漫吗?尽管“浪漫”一词基本是外来语,但实际上,“浪漫”作为一个固定的词语搭配,早已被中国古代的文人使用过,苏东坡有诗云:“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只是在古人那里,词义略有不同,更强调与自然相亲和心灵的自由。
    ⑻事实上,不管是文人还是民间,中国人的古典生活中都充满着浪漫情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天人合一的朴素信仰,让中国人的生活充满惊奇与灵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万物皆有生命,组成一个顾盼神飞的有机世界,精神故乡与现实故乡合二为一,人们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⑼开拓新路,则必须引入诗性与创意,来对抗功利和平庸。因此,对年轻人中流行的“小清新”“小确幸”不妨以宽容的心态待之,毕竟是他们反抗物质主义、冲破整齐划一,追求更有意义生活的一种姿态,尽管他们仍然缺少一种更为广大的情怀。
    ⑽有一种看似非常“理性”的人,这种人在甘地那里被描述为:心肠刚硬、想象力匮乏、同情心萎缩,受过良好的理性教育,“就像用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他们具有显微镜般精细的特点,然而一遇到大事就变得呆若木鸡……”
    ⑾有学者犀利地指出:“这种毫无灵性,感性匮乏的‘两脚书橱’,注定与浪漫无缘。”

【问题】
    12.下列分析,不符合作者的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的生活态度是浪漫的死敌。
    B.部分国人对奢侈品的消费热情能帮助其拥有浪漫的生活方式。
    C.要重拾浪漫,必先超越现在的生活方式,找回自我。
    D.重拾浪漫的途径之一是引入诗性与创意,来对抗功利和平庸。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B.当下中国人不浪漫的原因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C.“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也可放在第⑧段作论据。
    D.在第⑨⑩两段,作者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14.请简要分析⑦⑧两段的论证思路及在文中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2.(3分)B
    13.(3分)B
    14.(4分)第⑦段首先提出问题“中国人不浪漫吗?”,然后指出“浪漫”一词早已被中国文人使用过,并列举苏轼诗句加以佐证;第⑧段通过举例论证,列举了陶渊明、孟浩然等诗句论述了“中国人的古典生活中充满浪漫情怀”的观点。(3分)作用:第⑦和第⑧两段具体充分地论证了上文提出的“重拾浪漫的途径之一是延续传统”的观点。(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问说
  • 下一篇:雪地里的迎春花
  • 【推荐文章】

  • 忆江南

    【原文】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

  • 山行留客

    【原文】 山行留客 唐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

  • 老人与壶

    【原文】 老人与壶 (1)县城一条小街镶嵌着一家书店。店面不大,书摆放得螯整齐齐。...

  • 对联中的典故

    【原文】 对联中的典故 ①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

  • 学会把自己“归零”

    【原文】 学会把自己归零 人生,难免会有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顺境时,把自己适时...

  • 望岳

    【原文】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 【最新文章】

  • (2)《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晚间湖面美好
  • 忆江南
  • 打开美好的内心
  •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
  • 乘坐公交车,能在一车拥挤中有个座位坐着,当
  • ⑴《名人传》的作者是【 】国的【 】;
  • ⑵下面每个句子关联着一部名著,请从备选名著
  • (5)在我国古代,很多文人身处逆境仍关心社
  • 梨花,就这样娇柔、淡雅、密密匝匝开满了早春
  • 3.从下列句子中找出有语病的一项,并在横线上
  • 布谷声声种谷忙
  • 山行留客
  • 12.近日,学校举行“走进中国文化,感受传统
  • (3)李白的人生坎坷居多,但他的诗却总是体
  • 世界自然保护组织和世界动物协会共同决定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