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讲“家教与门风”

发布时间:2019年7月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9949  浏览:

【原文】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讲“家教与门风”
    (1)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正常,囯家机体才会健全。因此,重视家庭教育,树立良好的门风,是达到天下大治的根本。
    (2)重视家庭教育,先从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做起。首先,孩子好比树苗,根栽得正不正,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他将来成才与否。童蒙时代能否“养其正”,关系重大,因此《易经》有“童蒙养正”之说。其次,孩童尚未入世,思想单纯,教育容易奏效。古代谚语说:“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正是此意。对普通家庭而言,家教的缺失,将影响孩子一生。
    (3)有鉴于此,古人特别重视对儿童的教育,《曲礼》、《少仪》、《内则》以及《弟子规》,都是家庭教育的良好教材,教育内容贴近日常生活,操作性强,孩子易接受。每天涵泳其中,久而久之,自然内化,使德行纯正。家庭教育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4)【    】。人要上进,不走歧路,必须读书。朱伯庐在《治家格言》中说:“于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颜之推曾说,神情未定,最易受外人影响。他还说,墨子看到洁白的丝放入染缸后马上变黑,联想到人交游不慎而败德,非常伤悲。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5)【    】。国家机构的运作、公共设施的建造等,都仰赖于政府的税收,因此,及时缴纳赋税,是民众应该尽的责任。不少家训将此作为家庭守则之一,如福建永定客家《胡氏族规》第一条便是:“钱粮为国家正供,自应递年完纳,不得拖欠。”体现了良好的社会担当。
    (6)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司马光《家范》倡导正确的义利观,他批评做长辈的大多只知从物质上满足子孙,致使子孙“自幼及长,惟知有利,不知有义也”,教育子女应当树立真正的人生追求。
    (7)由此可见,古代家教中包含着接地气、扎扎实实改变乡风民俗的有效举措,内容总体是健康向上的。它们把积极的人生理念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从行为入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父母对于女的教育,使用先祖传下來的古训,更容易为子女接受。经过代代相传,就能形成良好的家风;而家风正正气兴,则民风必定良善;自然就会形成和谐的社会风气,这对于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那些经修身、齐家之道的教育而出仕为政的人,官风一定是整肃的,这点是得到历史证实的。虽然时代发展了,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家教传统并没有过时,其中尚有大量宝贵养分值得我们吸收。

【问题】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17.第(2)段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试举一例,分析其作用。(4分)
    18.阅读第(4)-(6)段,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6分)
    第(4)段:【    】
    第(5)段:【    】
    第(6)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答案】
    16.重视家庭教育,树立良好的门风,是达到天下大治的根本(3分)
    17.引用论证
    引用《易经》“童蒙养正”,论证了童蒙时代能否“养其正”,关系重大的道理(4分)
    18.(6分)第(4)段重视读书和交友
    第(5)段要有社会担当(社会责任感)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自卑只是成长路上的逗号
  • 下一篇:19.“当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
  • 【推荐文章】

  • 野望

    【原文】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

  • 露珠赞

    【原文】 露珠赞 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 夏日的清晨,我来到野外散步。在万道霞光中...

  • 夜雨寄北

    【原文】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

  • 你还在我身旁

    【原文】 你还在我身旁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

  • 连续两句含有“绿”字的古诗名句

    【问题】 ⑹绿色,是富于生机的颜色,请你写山连续两句含有 绿 字的古诗名句:【 】...

  • 泛舟后溪

    【原文】 泛舟后溪 [唐]羊士谔①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唯有啼鹃似留客,...

  • 【最新文章】

  • 幸福的篮子
  •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
  • 张之万之马
  • 品味遗憾
  • 考据、批评与欣赏
  • 湖殇
  • 野望
  • (2)根据下面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4
  • 良心
  • 露珠赞
  • 情况不同
  • 购买上帝的小男孩
  • 人和机会
  • 民谚——那一缕怅然的怀念和作别
  • 谈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