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被冤枉了
作者:未知 文章ID:39992 浏览:
【原文】
谁被冤枉了
①午休时,冯兰被教数学的马老师叫进了办公室。马老师满脸愠怒,将两本数学作业掼到冯兰面前□一本是冯兰的,另一本是同桌王琳的。冯兰翻开自己本子的同时,马老师也翻开了王琳的作业本,冯兰对照着一看,吃了一惊:“咦,怎么会这样?”
②马老师盯着冯兰,说:“做对了还能理解,竟然错得一模一样!请你解释解释!”
③“我,我没抄袭……”
④“这么说是王琳抄袭你?”面对老师的训斥,冯兰的泪水夺眶而出:“我真的没抄……”
⑤“那老师冤枉你了,就算王琳抄你的吧。希望你有朝一日能有正确答案给王琳抄……”马老师的话特别刺耳,冯兰心里五味杂陈。昨天下午,自己被老师喊去,作业本是托王琳代交的,出现这样的情况,肯定是王琳抄了自己。可说了谁信?王琳是班里数一数二的优等生,会抄自己这个后进生的作业?
⑥放学路上,王琳从后面追上冯兰,对冯兰轻声说:“冯兰,对不起……是我抄袭了你的作业……这阵子我妈生病住院,我除了伺候我妈之外,还要做许多家务,没时间做作业,所以就……”冯兰说:“原来是这样,不过我的答案又不正确……”
⑦“冯兰,其实你很聪明,只要你用心,我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答案一定会正确的!”王琳说着,拉起冯兰一只手,“我妈一时半会儿好不了,你再让我抄一段时间,好吗?”
⑧冯兰惊异地在她脸上打量良久后才“嗯”了一声。分手后,冯兰咀嚼着王琳的话,心里美滋滋的:优等生居然也有抄后进生作业的时候。转而又想,自己责任重大,不然马老师又要怀疑、教训了。冯兰攥了攥拳头,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数学成绩提上去!
⑨那天,冯兰在放学前就做完了数学作业,自信地将作业本塞给了王琳。第二天第一节课后,马老师就虎着脸来到教室,把王琳和冯兰叫了过去。二人一进办公室门,马老师就在作业本上重重一拍,说:“王琳,你怎么搞的?问题出在哪儿,你自己看去!”见马老师很生气,冯兰觉得是自己连累了王琳,正想说出实情,被王琳拉回到了教室。王琳把作业本翻开指给冯兰看:“喏,漏掉一个条件。”【冯兰悔恨地在头上猛捶:“该死!该死!粗心!粗心!”】
⑩出了这事,冯兰发誓,一定要做一个值得托付的人。她更加努力了,作业答案的正确率渐渐有了提升。期末考试,冯兰的数学成绩奇迹般地跃入第一梯队,竟然比王琳还多3分!
11冯兰简直不敢相信,她激动地拥抱了王琳一下,说:“看马老师还门缝里看人不?老是冤枉我……”王琳说:“冯兰,其实真正被冤枉的是马老师。”
12原来,【 】这一激,果然激活了冯兰的倔劲儿。听着听着,冯兰的眼睛湿润了……
【问题】
19.在第①段“□”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分)
20.冯兰的情绪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8分)
【 】→【 】→【 】→(成功后的)激动→【 】
21.第⑨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作简要分析。(3分)
22.对“谁被冤枉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从结构上说,用疑问方式制造叙事的悬念,也构成了叙事的主要线索。
B.从结构上说,用疑问方式引出被冤枉的人和事,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C.从内容上说,冯兰没抄作业而马老师故意教训她,冯兰确实被冤枉了。
D.从内容上说,冯兰不懂马老师要提高她成绩的做法,她冤枉马老师了。
23.根据文意,在结尾段横线处写上恰当的内容。(4分)
【参考答案】
19.冒号“:”(或者破折号“——”)(2分)
20.(受训时的)难受(2分);(答应让王琳再抄后的)窃喜(或“暗下决心”)(2分);(发现做题粗心时的)悔恨(2分);(得知真相后的)感动(2分)(括号内的内容不写不扣分)
21.示例一:动词“捶”加上副词“猛”,突出对自己的责罚力度,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冯兰因作业粗心连累王琳挨训的后悔之情。(4分)示例二:运用短语和反复、加上感叹号,所说的话语语气极其强烈,形象地表现了冯兰因作业粗心连累王琳挨批的后悔之情。(4分)(提示:从动作、语言中任选一个角度入手,即抓住“猛捶”这一动作或使用反复的短语和感叹号的语言,分析冯兰当时的心情即可)
22.B(3分)
23.附原文:马老师为了提高冯兰的学习成绩,先后尝试了许多办法,都不成功。后来,马老师发现冯兰自尊心极强,就让王琳故意抄袭她的作业,又故意多次找她、教训她。【提到两点即可:马老师依据冯兰的性格特点(倔强)(2分),故意批评激励她(2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