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在主题为“竹文化”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某班开展了一系列活

发布时间:2019年9月4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0226  浏览:

【问题】
    在主题为“竹文化”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某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活动一】负责搜集资料的同学,搜集到这样几则资料。
    资料一: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
    资料二:考古人员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发现了竹子的实物。
    资料三:我国商代已知道竹子的各种用途,其中之一就是用作竹简,即把字写在竹片上,把它们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书”。
    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看了这三则资料后得到的结论。(2分)
    ▲
    【活动二】竹,常绿多年生植物。茎圆柱形,中空,有节,挺拔向上,质地坚硬。叶青翠,美观,凌霜不凋。竹倍受中国人民喜爱,与兰、梅、菊被誉为“四君子”,与梅、松被誉为“岁寒三友”。
    请根据竹的形态特点,思考竹的象征意义,补全下面的句子,形成一组排比句。(3分)
    竹,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不屈的生命;竹,中空外直,▲;竹,生而有节,▲;竹,挺拔向上,▲。
    【活动三】兴楚中学九(3)班准备举行“竹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活动。班委会准备邀请兴化教育局教研室刘安早老师担任本次成果展示活动的嘉宾评委,下面是班委会拟写的邀请函,其中在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还有两处画横线的句子,一句有语病,一句用语不得体。请分别说明修改意见。(3分)

    (1)格式修改意见:▲
    (2)语病修改意见:▲
    (3)语言不得体修改意见:▲

【参考答案】
    【活动一】我国很早就开始在生活中广泛使用竹子了。(“很早”“广泛使用”各1分)
    【活动二】象征着谦虚正直的性格;象征着刚正不阿的气节;象征着积极进取的精神(意对即可,形式上要符合排比句格式,每句1分,共3分)
    【活动三】(1)应在落款日期的上面加上“兴楚中学九(3)班班委会”;(2)应在第一处画线句中“活动”后面加上“的兴趣”(或“的热情”);(3)应在第二处画线句中删去“务必”(每处1分,共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朝花夕拾》片段
  • 下一篇:叶燮①《客发苕溪②》
  • 【推荐文章】

  • 雨过至城中苏家

    【原文】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

  • 夏日田园杂兴

    【原文】 夏日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 浣溪沙

    【原文】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①。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

  • 题柳郎中茅山故居

    【原文】 题柳郎中茅山故居 【唐】李德裕① 下马荒阶日欲曛,潺潺石溜②静中闻。 鸟...

  • 清欢

    【原文】 清欢 ①一千年前,苏东坡被贬黄州,曾与友人共游南山。友人以山中野菜招待...

  • 山亭夏日

    【原文】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 【最新文章】

  • 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 】两句新
  •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
  • (6)龚自珍《己亥杂诗》“【 】,【 】”与
  • 让人,乃众妙之门
  •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同“趋”而
  • 雨过至城中苏家
  • 诗人笔下的“秋”气象万千。它是王勃眼里“①
  • 7.根据下图提供的有关信息,将恰当的诗句填入
  • 【甲】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
  • 11.下面是《论语》等我国古代典籍中关于“礼
  • 十一岁的硬汉
  • 后院里的秘密
  • 冬夜说书人
  • 春天忆故人
  • 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