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伤仲永

发布时间:2019年9月1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0386  浏览:

【原文】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问题】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2)稍稍【宾客】其父(    )
    (3)不能称前时之【闻】(    )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之理,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一个神童“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
    B、文章详略得当。详写了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略写了才能衰退并最终沦为“众人”的情形,这样的安排更利于突出文章的意旨。
    C、文章最后一段叙议结合,就事说理,辨明了“受之人”与“受之天”的关系,表明了“受之人”的重要性。
    D、文章先扬后抑,跌宕多姿,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痛惜之情溢于言表,发人深省。

【参考答案】
    6.(3分)(1)聚,团结
    (2)以宾客之礼相待
    (3)名声
    7.(4分)(1)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的人。
    (2)他的天资远远超过有才能的人
    8.(3分)C(最后一段是议论,不是叙议结合)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5.压缩语段:阅读下列材料,给“创造性思维”下定义。要求语言
  • 下一篇:涸辙之鲋
  • 【推荐文章】

  • 山寺夜起

    【原文】 山寺夜起 江湜 月生岩石颠,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

  • 次北固山下

    【原文】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

  • 白洋淀

    【原文】 白洋淀 ①白洋淀又名西淀,古称掘鲤淀,位于河北保定境内,水域面积366平方...

  • 坚持

    【原文】 坚持 ①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但要获取成功,其实还需要好好地坚持到底。【...

  • 秋兴八首(其一)

    【原文】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 塞下曲(其一)

    【原文】 塞下曲(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 【最新文章】

  • 丰乐亭游春①(其一)
  • 过了险峻,路稍平坦。A回顾止有三百余骑随后
  • (2)《渡荆门送别》中描写视野开阔、意境雄
  • (5)我国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而政府也在积
  • 李孝子传
  • 山寺夜起
  • 13.阅读根据巴金小说《家》改编的一则故事,
  • (8)古诗词中有不少表现“乡愁”的句子,请
  • 次北固山下
  • 【甲】于是(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
  • 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吃
  • 老胡
  • 快乐是一种能力
  • 白洋淀
  • 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