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那树》选段

发布时间:2019年9月12日  更新时间:2023年11月9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0392  浏览:

【原文】
    《那树》选段
    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七十哩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这次屠杀在深夜进行,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再多言。与树为邻的老太太偏说她听见老树叹气,一声又一声,像严重的气喘病。伐树的工人什么也没听见,树缓缓倾斜时,他们只发现一件事:原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
    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早晨,行人只见地上有碎叶,叶上的每一平方公分仍绿。绿世界的残存者已不复存,它果然绿着生、绿着死。缓缓的,路面上染上旭辉;缓缓的,清道妇一路挥帚出现,她们戴着斗笠,包着手臂,是树的亲戚。扫到树根,她们围年轮站定,看着那一圈又一圈的风雨图,估计根有多大,能分裂多少斤木柴。一个说:昨天早晨,她扫过这条街,树仍在,住在树干里的蚂蚁大搬家,由树根到马路对面流成一条细细的黑河。她用作证的语气说,她从没见过那么多蚂蚁,那一定是一个蚂蚁国。她甚至说,有几个蚂蚁像苍蝇一般大。她一面说,一面用扫帚画出大移民的路线,汽车轮胎几次将队伍切成数段,但秩序毫不紊乱。对着几个睁大眼睛了的同伴,她表现了乡村女子特殊的丰富见闻。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告诉体内的寄居者。于是小而坚韧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每一个黑斗士离巢时先在树干上绕行一匝,表示了依依不舍。这是那个乡下来的清道妇说的。这就是落幕了,她们来参加了树的葬礼。

【问题】
    15.选文具体叙述了哪些事件?这些事件之间有怎样的联系?(4分)
    16.选文为什么用传说表现大树叹息和蚂蚁搬家这些内容?传说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7.作者细致描述“蚂蚁国”里的事情有什么用意?(3分)
    18.选文语言富有鲜明的形象性和感情色彩,请品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3分)

【参考答案】
    15.醉汉驾车撞树
    电锯锯倒树身
    蚂蚁搬家
    这些事件前后顺承关联,醉汉驾车撞树是后面事件的原因。(两问各占2分,共4分。)
    16.事情不确定,可能是道听途说;事情很奇特,增加说服力;借引用自由抒发感想。
    引用传说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深化主题的作用。(第一问占2分,第二问占1分,共3分。)
    17.一方面在于说明动植物有预知的能力,比人类还富有灵性;一方面创造一种悲壮气氛,以动植物的友爱与人类的缺乏友爱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敬意和愤慨之情。
    (答对第一个要点得1分,第二个要点得2分。共3分。)
    18.“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以“咬”“嚼”“白森森的骨粉”“呻吟”等动词运用拟人的的修辞手法,展现大树生命遭到杀戮的惨不忍睹、耳不忍闻的情景,包含着强烈的控诉和深刻的同情。(共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14.几年前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后
  • 下一篇:⑦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有诗句“【 】,【 】”,道
  •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

  • 【最新文章】

  •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
  • 水村闲望
  •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 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 客游
  •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父琇,贵州参议。文
  • 第二条路
  • 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
  • 虫洞和时间旅行
  • ①。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
  • 夏日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
  • 蕉语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