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清明时节说“清明”

发布时间:2019年9月1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
作者:汪金友  文章ID:40408  浏览:

【原文】
    清明时节说“清明”
    汪金友
    ①《淮南子·天文训》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到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清明。”宋代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也讲:“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清”代表着“纯洁”和“安静”,“明”含义为“光亮”和“清楚”。所以自然界的“清明”,预示着天清似水,地明如镜,春意盎然,气象万千。而政治语境中的“清明”,则象征着条理、法度、透明和公正。
    ②由此推想,我们每个人的社会生活,都需要四种“清明”。
    ③其一需要自然环境的“清明”。谁都知道,“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宋·苏轼),“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唐·戴叔伦)。春是希望,春是开始,春是大自然提供给每个人的一次均等的机会。但又有两件事,让人很郁闷。一是春色无情容易去,当你还在“春眠不觉晓”时,它就会在你的熟睡中溜走。二是大好的春光,常被那些雾霾、沙尘、浊气等搅浑,弄得天也不清,地也不明。
    ④其二需要时令节气的“清明”。如果没有清明节,我们怎么会那么准时地去祭祀已故的亲人?而且每一次扫墓,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我们记住了人生的短暂,体察了时间的残酷,更明白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自然规律,从而更加精心孝敬健在的老人。另一方面,“清明节”也在及时地提醒人们,该种瓜的种瓜,该点豆的点豆,该采茶的采茶,该育秧的育秧。春时耕种夏时耘,粒粒颗颗费力勤。
    ⑤其三需要社会政治的“清明”。介子推在临死的时候,给晋文公留了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这个晋文公,因为知恩不报,赏罚不明,成为“为政不清明”的典型。虽然晋文公只是一时的疏忽,但却由此酿成了千古遗恨。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敏感的动物,“清明”不“清明”,谁都能感觉到。执政者如果不廉洁、不公正、不谨慎、不自省,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声望,而且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⑥其四需要人生境界的“清明”。介子推虽然劝别人“清明”,而自己却不够“清明”。只因为没有得到封赏,就宁死再不见晋文公,而且连老母的命也一起搭上,即便是“怀恩不遇”,至于吗?给别人机会,也等于给自己机会。古往今来有很多人,都生活在这样的愤恨和抱怨之中。但他们忘了,抱怨天气的人会心灰意冷,抱怨别人的人会身陷困境。抱怨越多,困难和阻力就越多。当你感觉烦恼和不顺的时候,首先要想的是自己的品格能力和行为艺术。不平是改造的引线,但必须先改造了自己,然后才能改造社会和世界。
    ⑦《中华节令风俗文化》中说,因为“清明”和“聪明”谐音,所以我国古人也把“清明节”叫作“聪明节”。“聪明”地享受春光,“聪明”地祭祀先贤,“聪明”地孝敬老人,“聪明”地对待他人,“聪明”地处理好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但愿一个新的“清明节”的到来,让我们更加“聪明”起来。打造一个“清明”的自我,创造一个“清明”的社会。

【问题】
    1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3分)
    14.请结合文本列举破坏我们“清明”的具体因素。(3分)
    15.文中“清明”一词有哪些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
    13.(3分)首先提出问题:由古文的记载引出论述对象“清明”,并从自然和政治两个角度阐释“清明”的内涵;(1分)然后分析问题:从四个方面分析每个人的社会生活都需要四种“清明”;(1分)最后解决问题:希望在新的清明节到来之时能够打造“清明”的自我、“清明”的社会。(1分)
    14.(3分)(1)雾霾、沙尘、浊气等破坏了自然环境的清明;(2)执政者的不廉洁、不公正、不谨慎、不自省破坏了社会政治的清明;(3)过多的愤恨抱怨破坏了人生境界的清明。(每点1分)
    15.(2分)“清明”既指天清似水,地明如镜,春意盎然,气象万千的自然环境;也指条理、法度、透明和公正的社会政治;还指适时改造自己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的人生境界。(说出一点得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孤雁
  • 下一篇: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