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人格化”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捷径

发布时间:2019年9月1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尼三  文章ID:40428  浏览:

【原文】
    “人格化”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捷径
    尼三
    ①前几天,看到一则娱乐新闻,倍耐力2016新年年历召开面市发布会,姚晨作为其中唯一的华人面孔出席活动,也是这本全球顶级年历的首位华人封面女郎。
    ②我忽然想起了京剧大师梅兰芳。1930年2月,梅兰芳赴美演出,在美国一炮而红。据说,梅兰芳每次演出结束,谢幕常常要多达十几次,人们都等着和他握手。当时美国媒体评论是:“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这对孪生子从未相遇过,但现在他们毕竟相遇了,这一情况体现在梅兰芳的身上。”
    ③当然,不必比较姚晨和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实际上,二者也不可比较。然而,从文化角度解读,这个娱乐事件也可视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路途上又一块“人格化”基石。
    ④在文化传播尤其是对外传播过程中,那些具体的人物、作品或形象等文化符号,它们比抽象的理论、概念或典籍更具渗透力和传播力,往往构成文化接受更有效的“阶梯”,是我们走向世界更好的载体。
    ⑤2015年9月初,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在纽约林肯中心的大卫·寇克剧场分别演出京剧《白蛇传》和《锁麟囊》,演出前三天,两场票全部售罄,活动也被美国当地媒体“刷屏”,演出现场更是异常火爆,让人感到几乎重新回到了长安大戏院。此次演出,对美国普通民众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创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人格化”对外传播的典范。
    ⑥我以为,文化传播最高明的境界是似盐入水、如光洒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文化”才是“文化传统”,而不仅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文化”,或者说,才是“活文化”“真文化”。从这个角度看,所谓中国文化“走出去”,绝不应是博物馆式的陈列,也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而是“文化传统”之间的碰撞与互动,从而让异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在各自的生活中捕获一个活泼、直观、生动的“文化中国”。
    ⑦这就需要一大批反映当下中国形象的文化符号,而在我们这个视听文化盛行的时代,文娱体育明星天然地在文化符号序列中占据重要位置。说起英国我们就想到贝克汉姆,说到美国就想到史泰龙、施瓦辛格,说到韩国就想到都教授……他们以及华人世界里早年的李小龙、巩俐到现在的姚晨,就是这样一组文化符号。
    ⑧此外,还有许多更有意义的当代中国文化符号值得挖掘和推广。比如,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莫言、药学家屠呦呦;再比如,多次复排的歌剧《白毛女》、广受好评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等等。只有把各方面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当代文化符号充分挖掘出来,提炼其精神内涵,中国文化的传播才会更加便捷,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形象才会更加立体、更加丰满、更加富有时代精神。
    (选自《科技日报》,有改动)

【问题】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文章开头写姚晨和梅兰芳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
    20.文中的“人格化”具体指什么?(2分)
    21.概述第⑤段内容,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8.“人格化”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捷径(或:具体的文化符号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更好的载体)。(意思对即可)
    19.引出论题,作为证明论点的例证(或:证明论点),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意思对即可)
    20.指在文化传播尤其是对外传播过程中,那些具体的人物、作品或形象等文化符号。
    21.内容概述:张火丁在纽约的京剧演出产生巨大影响(或:张火丁在美国表演京剧创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人格化”对外传播的典范)。论证方法及作用: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或:“人格化”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捷径这一观点;或:具体的文化符号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更好的载体这一观点),使论证具体有力。(意思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给孩子的备忘录
  • 下一篇:晨光晒弯了父亲的背
  • 【推荐文章】

  • 端居①

    【原文】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

  • 梅香

    【原文】 梅香 林清玄 ①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②那是冬日寒冷...

  • 海是藏不住的

    【原文】 海是藏不住的 蔡崇达 我六岁的时候,才第一次看到海。虽然,我是海边的孩子...

  • 乌鸦喝水,别只当寓言听

    【原文】 乌鸦喝水,别只当寓言听 高路 乌鸦喝水 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这么多年,...

  • 恨别

    【原文】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

  • 渔家傲·秋思

    【原文】 渔家傲 秋思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 【最新文章】

  • 核舟记
  • 栀子花,旧庭院
  • 齐有甄(zhēn)彬①者,有器业②。尝以一束
  • 端居①
  • (10)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用来比喻为断学习
  • ①格列佛游记》中,飞岛上的人对数学和【 】
  • ②《朝花夕拾》中,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
  • 商於子论治国
  • 现在,怎能占点便宜,他就怎办。多吸人家一支
  •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
  • (2)请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项,结合相关情节
  • (3)有人认为《简·爱》中的罗切斯特没有人
  • 5.请根据对话内容,以编辑部的名义写一则启事
  • 梅香
  •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