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里乾坤
作者:未知 文章ID:40461 浏览:
【原文】
桌里乾坤
①桌子经过了漫长的演变,有着不同的材质、形状与名称。最早的桌子叫“俎”。以前,我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句中的“俎”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切菜用的砧板,并没有去追溯它的起源。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俎最初是我们的祖先祭奠时放祭品的祭器,其原材料多为铁、铜等,形状为长条形,这就是桌子的雏形。因此,最早的桌子——“俎”,就显得特别神圣高贵。
②后来,出现了“案”,其形状和俎相似,长条形。相比桌子,它似乎更能代表一种高尚的情感。如形容一个人读书时进入忘我的境界,被书中的山光云影所激荡,就会“拍案叫绝”;当外界的纷繁万象入于目,成于思,动于心,我们忍不住想要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时候,就会“伏案而书”,写出笔底波澜,纸上清风。闻一多先生的拍案而起,更拍出了他的一腔正气,大义凛然。
③当然,最早的“案”其实比较短小,也不是可以用来书写的书桌,而是相当于可以用来放碗的托盘。耳熟能详的“举案齐眉”,小小的案盘中,孟光举起的是对丈夫的一片柔情——否则,孟光举起与眉齐平的书桌,呈现在梁鸿面前,不是显得太可笑了吗?“举案齐眉”与闻一多的“拍案而起”在风格上可谓霄壤之别,一为正义之声,一为夫妻之礼,却又都统一在中华民族的美德中。
④“几”与“案”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多把似案而小者称为“几”,如炕几、茶几、香几等。几起初也只用于祭祀等场合,是等级身份的象征,不是一般平民可用的。后来“几”成了长者、尊者所设的凭倚用具,一般放在身前或身侧,成为靠背的母型。到了现代,“几”就多指茶几了。【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几乎成了喝茶人的专属。】
⑤“八仙桌”的出现,使桌文化更添了些神秘的色彩。桌面厚实宽阔,桌脚稳固,整个一沉稳大气的儒者形象,与中国的儒家文化极其相称。端午、中秋、春节,坐在八仙桌旁,没时间唠嗑的家常,一下子冲出了心门。欢声笑语充满了屋子,浓浓情意弥漫了心田。
⑥麻将桌与电脑桌似乎是相互排斥的两个极端。前者使得快节奏的生活慢了下来,只要麻将瘾上来,再忙都要抽时间去摸几把。一坐在麻将桌旁,所有的压力都可以置之脑后。电脑桌则不然,它将我们拉上时代最前沿的列车。电脑里面,纷至沓来的信息、邮件、弹窗、网站以及文件等等,一应闯入我们的视野,让人应接不暇。麻将桌前,更多的是消耗;电脑桌前,更多的是创造。
⑦桌文化发展到今天,物质的丰盛,网络的兴起,使得人们的生活也出现了一些异化。大家低头玩手机的时间多了,围聚一桌话家常的时间少了;坐在餐厅华丽的餐桌旁,虚与委蛇的应酬时间多了,在家中餐桌前吃饭的时间少了;在麻将桌,酒吧或夜总会的小桌前挥霍光阴的时候多了,在书桌前与书本为友的时间少了。
⑧当然,时代带来的变化,我们要适应;但是,应变之中也别忘了要坚守的精神与情感。
【问题】
12.本文按照▲顺序进行说明。由古至今桌子的名字不断演变:俎→▲→▲→八仙桌→麻将桌、电脑桌等。(3分)
13.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两小题。(4分)
(1)第④段划线句中的“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
(2)请你利用文中相关内容为最早的桌子“俎”下定义。(2分)
▲
14.结合全文,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坚守和传承沿袭至今的桌文化。(3分)
▲
【参考答案】
12.时间顺序(1分),“案”“几”(2分)。
13.(1)不能去掉。“几乎”是绝大部分的意思,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几绝大部分是喝茶人的专属,但没有排除出现特殊情况的可能。(1分)如果去掉,显得太绝对,不符合事实,不能体现说明文的准确性和严密性。(1分)
(2)“俎”是最初我们祖先祭奠时放祭品的多以铁、铜等为原材料的长条形的祭器。(格式1分,修饰语正确1分)
14.它代表了一种高尚的情感,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中国的儒家文化相称。(3分,答对1点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