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核能利用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9年9月24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0625  浏览:

【原文】
    核能利用的历史
    ①人类利用核能是从原子弹、核游艇等核武器开始的。随着在军事领域的不断应用,核能利用技术日趋成熟。上世纪50年代初期,人类开始探索核能的和平利用。1951年12月20日美国爱达荷国家反应堆试验中心使用实验增殖反应堆的余热试验发电,第一次通过核反应获得了电流。虽然爱达荷实验反应堆第一次用核能点亮了灯泡,但并没有将电输入电网,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不能算作“电厂”,当然也不能算作世界上第一座核能发电站。
    ②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能发电站——奥布宁斯克核电站。它利用浓缩铀作燃料,采用石墨慢化水冷堆技术,输出电功率为5000千瓦。奥布宁斯克核电站的投入使用标志着人类核电站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核能的和平利用成为现实。此后,英国和法国也建成一批生产钚和发电两用的气冷堆核电站。美国西屋公司利用其核潜艇技术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电站——美国希平港核电站。
    ③核电站真正大规模发展是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早期,人们称这一时期建设的核电站为第二代核电站。从1970年至1975年,全世界核电装机容量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有的国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100%。这是因为当时全球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电力的需求也在高速增长。同时,人们理想地认为,核能已经可以大规模地取代煤和石油,煤和石油可以不再作为能源而仅仅作为化工原料来加以利用。至1987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世界核发电量就从可忽略不计发展到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6%。在此阶段,形成了几种主要的核电技术:轻水堆(分为压水堆和沸水堆)、重水堆、气冷堆,以及压力管式石墨水冷堆。其中,由于经济性不及轻水堆,气冷堆在上世纪70年代末停止了兴建。石墨水冷堆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以后也不再兴建。
    ④80年代后,核能发电的发展逐步缓慢,其根本原因是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其他因素还包括环境保护者的反对、高利率、1973年和1979年石油价格震荡引起的能源消耗下降等,特别是受到了1979年美国三里岛和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两起核事故的影响。三里岛核事故是发生在民用核能界的第一次重大核事故。虽然没有对公众和环境产生放射性影响,但是增强了公众对核能发电的担忧和反对。同时,巨大的经济损失打击了新核电项目的投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更增强了人们对核电安全的担忧。之后除了亚洲国家,其他国家基本上没有建设新的核电站。
    ⑤进入21世纪,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新一轮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增加,而核电是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安全能源,因此发展核电重新成为世界热点。已有核电的国家纷纷提出新的核电发展计划,没有核电的国家也纷纷计划建设核电站。根据统计,有30多个国家向国际原子能机构表达了希望建设核电站的愿望,其中10多个国家已开展了一些实质性的行动。

【问题】
    5.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利用核能的历史是从民用领域开始的。
    B.目前核能已经完全可以取代化工原料而成为世界主流的能源。
    C.目前还在使用的核电技术只有轻水堆和重水堆。
    D.目前有10多个国家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同意,已开展了一些实质性的行动。
    6.对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早期,核电站得以大规模发展的原因陈述不正确的一项(    )
    A.当时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致使电力需求也在高速增长。
    B.当时的人们理想地认为,核能是可以大规模取代煤和石油的。
    C.当时的人们觉得发展核电绝对安全。
    D.当时核电技术较原来有很大进步,这就为核电站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7.下列对文中说明方法理解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爱达荷实验反应堆第一次用核能点亮了灯泡,但并没有将电输人电网,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不能算作‘电厂’”一句诠释了“电厂的特点之一—将电输入电网。
    B.“它利用浓缩铀作燃料,采用石墨慢化水冷堆技术,输出电功率为5000干瓦”一句科学地解释了奥布宁斯克核电站的性质和特点,使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
    C.“由于经济性不及轻水堆,气冷堆在上世纪70年代末停止了兴建”一句比较说明了两种核电技术的优劣。
    D.第③段中列举三个百分比数字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核电发展速度之快。
    8.下列对文中说明语言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有的国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100%”一句中的“甚至”科学估计了“有的国家”的增长速度,符合实际情况。
    B.“美国西屋公司利用其核潜艇技术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电站”一句中的“商用”清楚地表明了该座核电站的用途。
    C.“核电是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安全能源”句中“大规模”准确界定了核电代替化石燃料的范围。
    D.“特别是受到了1979年美国三里岛和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两起核事故的影响”一句中的“特别”突出强调了两起核事故是导致核能发电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参考答案】
    5.D(A.由第○1段可知人类利用核能是从“军事领域”开始的。B第五自然段第二行,说“核电是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安全能源”“大规模”与选项中的“完全”是有区别的。C第三自然段最后两行说“气冷堆”与“石墨水冷堆”已不再兴建,但原本建设的还存在,不代表选项中“只有轻水堆和重水堆”。故选D。)
    6.C(A.内容可以在第○3段第三行找到,“全世界核电装机容量……电力的需求也在高速增长”,故A项正确。B.内容可以在第○3段第四行找到,同时,人们理想地认为……加以利用”。C项在文中并没提到;D的内容可以在第○3段第一、二行找到,“核电站真正大规模发展……第二代核电站”。)
    7.B(此题考查的是说明文的说明方法。B选项中应为作诠释。作诠释是指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而下定义是指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范性的说明。B选项只是诠释了它的性质和特点,并没有揭示它的本质属性,不属于下定义。故选B.)
    8.A(“甚至”所提出的是突出后一步的事的。在这里强调突出增长速度之快,有估计之意,但并不代表科学。故选A)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也谈“追星”
  • 下一篇:【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