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拉面王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7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行云  文章ID:40712  浏览:

【原文】
    拉面王
    行云
    老梅的面馆开在蝉街东头。
    每天一早,老梅围了围裙,案前一站,手里眼里全是活儿。他出手如电,“唰”,揪出一把醒好的面,“啪”,丢案板上,一拉一搓,成蛇样长条。一捏一甩,“啪”,拍在面案上,一抻一合,扭成大闺女辫儿,叫人眼花缭乱。没回过神,一大海碗面,盛着牛肉丁,撒着芫荽、萝卜片,浮着满天星辣椒油花儿,红是红、白是白、绿是绿,香喷喷、热腾腾便撂在了你面前。麻溜儿!
    传说老梅有绝活---面穿针孔,抻出细过发丝的面从针孔穿过去。多少根?说法不一。但都只听说,没见过。有人撺掇老梅露两手。老梅浅浅一笑:“雕虫小技,有啥看头?”
    雪天。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小伙儿哆嗦着站在面馆前。老梅二话没说,捞出一碗面端给他。热汤面下肚,【小伙儿像换了个人,精精神神跪地上给老梅磕了头。】
    老梅收徒了!徒弟叫红子——被一碗汤面救活的小伙。
    寒来暑往,红子跟老梅学艺三年了。那夜,师徒俩有一场对话。
    “这两天心神不宁,想啥呢?”“师父,我……”
    “行了,我知道你想啥,想单干?”“嗯……”
    “说实话,你那面活儿不坏。但能再跟我一年不?就一年。”红子没吭声。
    老梅叹口气:“好吧。这里有笔钱,你拿去开店。记住,可别丢我的脸。”红子给老梅磕了仨响头,当夜走了。
    半月后,蝉街上新开了一家“红子面馆”,店里有个新媳妇在打下手。
    蝉街人念旧,还是觉得老梅的面地道,大都上他那去。后来听说,红子媳妇成天在家闹,嫌男人没出息。
    某天,老梅的面馆关门歇业了。蝉街人一片惋惜声。
    红子面馆生意好起来了。面馆前竟挂起了“拉面王”的牌子。蝉街人叨叨:你号称拉面王,老梅搁哪呢?
    这一天,红子当众给大伙表演了面穿针孔的绝活。老梅的绝活只是传说,而红子却当众让大家开了眼。乖乖,十根比发丝还细的拉面,顺顺当当就从小小的针眼里穿了过去,赛比魔术。这以后,大伙再没话了。
    红子每天给顾客演一场面穿针孔的绝活,人气越来越旺。可细心的人发现,面馆里盛面的大海碗,不知不觉间换成了中不溜的平底碗。
    这天,生意口上,有个人走进红子的拉面馆。是老梅。吃面的人纷纷起立问候。
    红子一愣,立马堆起笑脸,迎上去叫了声:“师父您来了!”
    “红子,有出息啊。”老梅笑说。红子回笑:“师父见笑,都是闹着玩儿的。”
    老梅径直走向水池。净了手,朝大伙说:“红子天天给大伙儿演绝活,今儿,我来替一回,算给徒儿捧个场。”
    【老梅一出手,馆里一下静了。他手一张,揪下一块面,一下,两下,扯过来,拉过去。面条摆得稳、准、狠;胳膊抡得圆、柔、韧。身子在一处,精神却贯穿到了四面八方。】大伙看得目瞪口呆。
    突然,老梅身手骤定,好似满院欢腾的雀儿忽地归了巢。细看,老梅手擎一根绣花针,针眼里穿着根线。哪是线?分明是面!只见他捏着这根“线”轻轻一抖,哗一下抖出无数银丝。大家伙挤上前一数,我的个娘哎,不多不少,整整二十根,全在针眼里!
    “神!”一片喝彩。
    【红子羞红了脸,“扑通”跪在了老梅的面前。】
    第二天,红子面馆不见了“拉面王”招牌。平底碗又换回了大海碗。
    而老梅,真正的拉面王,早已飘然而去。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五期,有删改)

【问题】
    17.根据小说情节填空。(4分)
    序幕:众人神往绝活,老梅浅笑推辞;
    第一幕:红子(1)【    】,老梅仗义收徒;
    第二幕:红子执意单干,老梅(2)【    】;
    第三幕:红子(3)【    】,老梅歇业隐退;
    第四幕:红子挂牌换碗,老梅献演绝活;
    尾声:(4)【    】,老梅飘然离开。
    (1)【    】;
    (2)【    】;
    (3)【    】;
    (4)【    】;
    18.请为文中画波浪线句写一段赏析性批注。(4分)
    “老梅一出手,馆里一下静了。他手一张,揪下一块面,一下,两下,扯过来,拉过去。面条摆得稳、准、狠;胳膊抡得圆、柔、韧。身子在一处,精神却贯穿到了四面八方。”
    19.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老梅是“真正的拉面王”。(4分)
    20.结合语境,分别说说红子两次下跪所体现的心理。(4分)
    (1)小伙儿像换了个人,精精神神【跪】地上给老梅磕了头。
    (2)红子羞红了脸,“扑通”【跪】在了老梅的面前。
    21.阅读选文节选及链接材料,说说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使人物鲜活、更具传奇色彩。(4分)
    选文节选:突然,老梅身手骤定,好似满院欢腾的雀儿忽地归了巢。细看,老梅手擎一根绣花针,针眼里穿着根线。哪是线?分明是面!只见他捏着这根“线”轻轻一抖,哗一下抖出无数银丝。大家伙挤上前一数,我的个娘哎,不多不少,整整二十根,全在针眼里!
    链接材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参考答案】
    17.(4分)(1)落魄求助
    (2)赠钱赠言(告诫)
    (3)生意清淡(被妻嫌弃)
    (4)红子痛改前非
    18.(4分)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老梅表演绝活的精彩,突出师傅技高一筹,暗示作者赞美之情。
    19.(4分)(一点1分;其中“诚信”必答,其余再写出任意三点即可,无需结合具体情节)
    示例:(1)老梅崇尚诚信。(听说红子面馆的大海碗变成了中平碗之后,出现在面馆表演绝技,以此震慑红子。)
    (2)他谦逊稳重、深藏不露。(老梅不愿纯粹为了炫耀手艺而表演绝活。
    (3)老梅善解人意、豁达大度。红子学艺未成就要另立门户,老梅劝说后还是尊重红子的决定)(红子挂出“拉面王”招牌后老梅并没有因此出面阻止)
    (4)老梅心地善良仗义。(一碗热汤面救了乞丐红子,赠钱帮红子开店。)
    (5)老梅技艺高超。(文中详细描写老梅日常拉面和最后展示绝技。)
    (6)老梅教徒有方。(红子三年就学到了不少真功夫,又在徒弟有违手艺人的诚信之德时用表演绝活的方式委婉劝诫。)
    (7)不贪名利。(当红子面馆生意不好的时候自己歇业,展示绝活获得喝彩后飘然离去。)
    20.(4分)(1)表达了红子对救命恩人的感激之情;
    (2)表达了红子对自己行为的悔悟之情和对师傅一片教诲之心的感激之情。(每点2分)
    21.(5分)示例:(1)作者都重视通过场面(人物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风貌;
    (2)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现人物的高超能力;
    (3)都善于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角度描写人物;
    (4)都善于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5)长短句结合,文章语言极富节奏感。(一点1分,夸张必答,其余再答出两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材料一:据新华社报道,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
  • 下一篇:(1)根据《海底两万里》的原作内容,从括号内的备选项中选择合
  • 【推荐文章】

  • 温暖的记忆

    【原文】 温暖的记忆 (1)雪是从年三十晚上开始下的。我和妻乘坐的大巴车一路慢行,...

  • 南歌子

    【原文】 南歌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

  • 天净沙·秋

    【原文】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

  • 征人怨

    【原文】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

  • 逆向思维的力量

    【原文】 逆向思维的力量 陆明 ①对于逆向思维这种方式,人们已经不陌生了,尤其是一...

  • 低头看云

    【原文】 低头看云 查一路 那日,一外地书法家来访,坐而论道,谈起做人的姿态。我与...

  • 【最新文章】

  • 温暖的记忆
  • 赤壁
  •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无声的尊重
  • 8.在“学雷锋活动月”中,班长倡议大家利用星
  • 9.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用甘甜的乳汁哺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无人机,有前途
  • 丁香花
  • 5.根据语境,请写一个议论性的句子总结全段。
  • 南歌子
  • 有趣的萍蓬草
  • 放低自己
  • 当大事遇到小节
  • 阳光,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