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8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0726  浏览:

【原文】
    【甲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欤?
    (选自语文教材《河中石兽》)
    【乙文】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水须修绠耳。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丙文】马知节尝珍其所藏戴胄《斗牛图》,暇日展曝于厅前。有输租老农见而窃笑。公疑之,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时,夹尾于髀间,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
    (选自《独醒杂志》)

【问题】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棹】数小舟
    ②能究【物理】
    ③【湮】于沙上
    ④【苟】其下无水
    2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干戈寥落四周星
    B.以为顺流卜矣    全石以为砥
    C.遂反溯流逆上矣    溯洄从之
    D.珍其所藏戴胄《斗牛图》    其如上石何
    25.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共两处)(2分)
    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水须修绠耳。
    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2分)
    (2)方其斗时,夹尾于髀间,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2分)
    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中,关于石兽被冲到了哪里,寺里的僧人认为是在下游,讲学家认为在原地沙子下面,老河兵认为在上游,事实证明老河兵的推断是正确的。
    B.【乙文】中一佐领看到伊犁城中有许多老树,所以他推断这些树下可能有水源。
    C.【丙文】中“公”叹服老农的原因是老农发现他收藏的《斗牛图》是假的。
    D.【甲文】中讲学家的“笑”,是白以为比僧人更懂得“穷究物理”;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的主观臆断。【乙文】中的佐领与【丙文】中的老农都是善于观察生活的人。

【参考答案】
    23、①划船
    ②事物的道理、规律
    ③埋没
    ④如果(共4分)
    24、C(2分)
    25、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水须修绠耳(2分)
    26、(1)到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2分)
    (2)在它们相斗的时候,将尾巴夹在大腿间,即使是极有力气的壮汉也比不过它们。(2分)
    27、C(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下一篇:A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