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中华克隆猴“荫翻”世界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8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0729  浏览:

【原文】
    中华克隆猴“荫翻”世界
    ①近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孙强团队宣布,攻克了克隆灵长类动物这一世界难题,首次成功以体细胞克隆出了两只猕猴。早在20多年前,克隆羊就已诞生。之后数年内,小鼠、猪、牛、马、狗、猫等动物被成功克隆了出来,但是,以体细胞克隆猴一直没有成功。以至于一些业内知名科学家曾断言,基于绵羊“多莉”的体细胞克隆技术实现克隆猴是“行不通的”。
    ②【资料显示,中国科学家利用猕猴胎儿的体细胞作为细胞核的来源,共向21只代孕母猴移植79个克隆胚胎,其中6只成功怀孕,最终生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它们已存活约1年。】虽然实验成功率有待提高,但是中国科学家已经攻克了这一公认的世界难题。他们成功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多年持之以恒努力钻研,勤学苦练出显微操作“神出功”;二是在借鉴国际同行研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出一个“神秘”配方。
    ③这一成功标志着中国将率先开启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这是许多专家一直认为不可能实现的重大技术突破!”国际细胞治疗协会主席、医学科学家约翰拉斯科对中国科学家的突出贡献深表赞叹。关于中华克隆猴的价值,孙强团队所在的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在官方网站上也给予了充分阐释:体细胞克隆猴的重要性在于能在一年内产生大批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使用体细胞在体外有效地做基因编辑,准确地筛选基因型相同的体细胞,然后用核移植方法产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大批胚胎,用母猴载体怀孕生出一批基因编辑和遗传背景相同的猴群。这是制作脑科学研究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关键技术。
    ④猴子是神经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实验动物。如果对比其他动物的大脑,就会发现,放眼自然界只有猴子的大脑能与人类的比肩。猴子能模拟许多人类的行为和决策,经过训练的的猴子甚至可以与人下棋打牌。它们甚至不用训练就懂得“察言观色”——实验室里相当一部分猴子都知道研究生可以欺负,但是导师惹不起。
    ⑤猴子会出现类似于人类的脑部疾病,包括孤独症、抑郁症、帕金森等。有望利于基因编辑与克隆技术,科学家迅速制作出相关的猴模型,并借助模型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试验新的治疗方法。人类对上述疾病的理解将出现质的飞跃。
    ⑥克隆猴将有望于开辟基因治疗新境界。在此之前,由于几乎不可能制造出带有遗传病的猴模型,因此基因治疗的概念在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之间一直存在着巨大鸿沟。少数在人体上的尝试也面临着伦理指责。而现在,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往。说不定,在未来的医院,维修基因也会像治疗人体器官一样,成为必备的科目。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文章有删改)

【问题】
    16.通读全文,说说中华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问世有哪些意义。(4分)
    17.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②段中面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
    18.阅读第⑥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在此之前,由于几乎不可能制造出带有遗传病的猴模型,因此基因治疗的概念在枝。验和人体实验之间一直存在着巨大鸿沟。

【参考答案】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春行即兴
  • 下一篇:鲜花课
  • 【推荐文章】

  • 夜上受降城闻笛 春夜闻笛

    【原文】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

  • 江畔独步寻花①(其五)

    【原文】 江畔独步寻花①(其五)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

  • 南京:一座越来越宜居的古都

    【原文】 南京:一座越来越宜居的古都 【名城遗韵】 南京,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

  • 做人和做事

    【原文】 做人和做事 ①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智者的选择。要想做事,先学做人,只有学...

  • 书桌

    【原文】 书桌 ①十多年前寄居乡下的时候,曾经托一个老木匠做一张书桌。我并不认识这...

  • 空气发电技术

    【原文】 空气发电技术 人们常将风力发电视为最洁净、无污染的发电技术之一,但风力...

  • 【最新文章】

  • 鲜花课
  • 关于3.15消费维权的主题阅读
  • 夜上受降城闻笛 春夜闻笛
  • 曹刿论战
  • 第六届广西园博会将于今年6月28日在梧州苍海
  • 守住信念才有成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
  •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
  • 王冕苦学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
  • 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周围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邂逅一只萤火虫
  • 什么是精准医学
  • 虫鸟之智
  • 南京:一座越来越宜居的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