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它给
作者:未知 文章ID:40744 浏览:
【原文】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它给家中后人们树立了价值准则。为了弘扬家风文化,同学们以“中国家风文化”为主题开展语文课外学习活动。以下是他们搜集整理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第1—6题。
【问题】
【材料一】
1.对以上同学们搜集的以“家和万事兴”为内容的四幅书法作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图1是草书。其特点是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体势连绵,笔画省略,结构简便。
B.图2是篆书。中锋运笔,圆起圆收;提笔运转,粗细一致;弧画运笔,搭接无痕。
C.图3是楷书。其优点是本着实用的目的,力求运笔快捷,省时省力,易于辨认。
D.图4是隶书。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材料二】
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在京城为秘书院大学士。家中因为宅基纠纷,修书一封,希望他能为家中撑腰。傅以渐收到家人来书后回复:"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自感惭愧,是啊,总不至于穴居吧,为此事口角甚至大打出手,的确有失颜面。于是主动让出三尺。邻居知道后,也深感惭愧,同样让出三尺来,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这就是三尺巷又名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仍然被天下人传为佳话。
2.下面是几个同学对家书的分析,请你指出错误的一项。(2分)
A.“修”本义是“改造”,如:修心,改造心灵。这里是“撰写”的意思。
B.当年,指过去某一时间,在这里读作当dānɡ年。
C.“犹”多用于书面语。其第三笔是“撇”。这里是副词,“还”的意思。
D.家书中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表明自己对这起宅基纠纷的鲜明态度。
3.同学们针对以上材料创作出一副对联,只是下联没有完成,请你补充完整。(2分)
上联:三尺宅基显前人气度
下联:千年佳话【 】
【材料三】
古今名人在教子方面所体现的家风特点为后人称道。
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说,士人读书,第一要有【甲】,第二要有【乙】,第三要有【丙】。有了第一,则断不甘为下流;有了第二,则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泊之观海,如牛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了第三,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以莲花为题材的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这个老友病故的讣告时,面有愧色,随即作画,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他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虽然烧掉了一幅珍贵的“百莲图”,对儿子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否则,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两个儿子就不会那样优秀。】
4.请你根据语境将三个备选字分别填入第二段中的【甲】【乙】【丙】三处(3分)
备选:识恒志
【甲】:【 】
【乙】:【 】
【丙】:【 】
5.第三段结尾一句在标点符号、句子表达上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4分)
标点符号修改:【 】
句子修改:【 】
【材料四】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建设不是一家一户的小事。小小家风传承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小小家风汇集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因此,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责任与义务,建设好的家风,①,②,让良好的风尚得以弘扬,让中华文明世代传承。
6.以下的两句话是材料四中的原句,请你将他们还原到材料中的①、②处。(2分)
A.延续好的家风
B.维持好的家风
【参考答案】
1.C.(2分)
2.D.(2分)
3.示例:扬华夏遗风蕴古国精华传君子德风
4.【甲】:志
【乙】:识
【丙】:恒
5.标点符号修改:百莲图的引号改成书名号或者双引号改书名号句子修改:最后一句删掉否则或者删掉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或者“否则”和“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二者删其一(找出错误意思对即可)
6.①B
②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