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夜泊(贺铸) 曲江楼记(朱熹)
作者:未知 文章ID:40906 浏览:
【原文】
秦淮夜泊(贺铸)
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①,临风弄紫箫。
谁怜远游子,心斾②正摇摇。
【注释】①朱箔:红色帘子。②斾:(pèi)旌旗
曲江楼记(朱熹)
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②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顾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无以宣畅郁湮,导迎清旷。乃直其南凿门通道,以临白河,而取旁近废门旧额以榜之,且为楼观以表其上。
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一目千里;而西陵诸山,空濛晻霭②,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此亦曲江公③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盖皆翛然④有出尘之想。至其伤时感事,寤叹隐忧,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呜呼,悲哉!”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注释】
①荆州:宋时为江陵府。②晻(yǎn)霭:昏暗不明。
③曲江公,即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任宰相,后为李林甫所谮,贬为荆州刺史。曾作《登郡城南楼诗》。④翛(xiāo)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问题】
6.根据诗文内容填空。(6分)
(1)贺铸诗中所描绘的秦淮夜景不同于杜牧笔下“▲”的迷蒙清冷,如“绿柳动”、“朱帘开”、“▲”,以及“灯火阑珊”、“月上楼台”的明丽温馨,均可反衬出游子内心的▲。(3分)
(2)朱熹文中曲江公“伤时感事”的心境与北宋文学家▲在《▲》中描述的“退亦忧”相似,曲江公是因“▲”而忧。(用《曲江楼记》中的内容填空)(3分)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以【临】白河▲
(2)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2分)
8.用“/”给下面句子画一处停顿。(1分)
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昔公去相而守【于】此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B.其道之终不【行】也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道之行》)
C.乃凿门通【道】 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D.往【而】登焉 【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2分)
11.张敬夫为何发出“悲哉”的慨叹?
▲(3分)
【参考答案】
6.(1)(3分)烟笼寒水月笼沙 紫箫吹 孤寂凄凉(每空一分)
(2)(3分)范仲淹 《岳阳楼记》 道之终不行(每空一分)
7.(1)靠近
(2)心情急切的样子
8.(1分)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
9.(3分)B
10.(2分)于是在匾上题写“曲江之楼”四字,并来信嘱咐我为曲江楼作记。
11.(3分)因为曲江公被贬做太守,(1分))他的主张不能得以实施、理想不能实现,(1分))无法为朝廷效力、为百姓分忧。
参考译文:
广汉人张敬夫任江陵知府的第二年,五谷丰登,百姓安乐,衙门清闲。只是常常为学校门外挡着高墙而感到不快,于是开门筑路,直达白河,并在上面加筑一座楼台。
一天敬夫和客人前往登览,只见浩瀚的江水、相连的湖泊,迂回曲折,旷远深满,江水奔流,一目千里。西陵峡的群山,烟岚迷濛,云气昏晦,在苍茫的水天之外,隐约显现。敬夫于是环顾四周,慨叹道:“这不就是曲江公所说的江陵郡城南楼吗?过去张公离开宰相之位,被贬官到这里,在平时闲暇的日子里,登高吟诗,总是飘飘然有超脱尘世的念头。至于他感伤时事,那他的心未曾一天不在朝廷。焦急迫切,唯恐他的主张最终不能实现。唉,真可悲啊!”于是在匾上题写“曲江之楼”四字,并来信嘱咐我为曲江楼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