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让文化活着 【材料二】美国唱作人、艺术家和作家鲍勃
作者:未知 文章ID:40908 浏览:
【原文】
【材料一】
让文化活着
郁喆隽
穿过一段喧哗的回廊,又穿过一段幽静的回廊。亚平宁冬日的阳光早已褪去,灯光给整齐的廊柱投下了昏黄的放射状影子。博洛尼亚市中心有40多公里的回廊,行走在其中,人仿佛进入时空隧道。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争权到妥协,一切在这里上演又谢幕。街道慢慢变窄,人也逐渐稀少起来。【石板路上,脚步声从一个墙面跳跃到另一个墙面】……终于找到了那个不起眼的入口——古代乐器博物馆。
“先生,您来得真巧。”生怕打扰了正在排练的乐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压低嗓音说道,“15分钟后,免费音乐会就要开始了,您可以先看看博物馆。”说完,他递上一份对折的象牙色乐单。举目望去,大厅似乎是一个室内的回廊,巴洛克大理石柱两侧,摆放了十几架古钢琴。匆匆浏览了展品,据介绍说,其中大部分是由出生于博洛尼亚的管风琴演奏家路易吉·塔利亚维尼捐赠的。令人惊叹的是,该馆中有90多件展品——管风琴、击弦古钢琴、大键琴和拨弦古钢琴等,都还可以演奏。馆中的图书馆还收藏了音乐研究专家奥斯卡·米奇亚迪收藏的15000多件乐谱和音乐书籍。民众也可以通过电话预约来查阅所有资料。
听众慢慢地入场。有人身披皮草,有人穿着运动外套。待我看完展品,四五十个座位都已经坐满了。简短的介绍后,演出正式开始——三把小提琴、两把大提琴、一台大键琴和一台管风琴。【演奏中使用的大键琴制造于公元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乐声悠扬,回绕在大厅中。穹顶上的天使注视着、倾听着,看过了太多世事,不怒不喜。
不得不说,有些民族并不长于创造,但兢兢业业地收藏点滴,终也可以有一段绵延的历史,文化并不需要高屋建瓴的纲领,也不需要被高高供奉于展架之上,文化只需要在每一次凝视、惦念、阅读和演奏中活着。
一个半小时的音乐会结束后,独自去吃了著名的博洛尼亚千层面。肉酱、面条和奶酪似乎是历史的脉络和断层,虽不尽相同,却相得益彰。配方延续千年,食材务必新鲜。
(摘自《书城》2017年第1期)
【材料二】
美国唱作人、艺术家和作家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后,评委会公布的获奖理由是“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作为一名流行歌手,鲍勃·迪伦继承了美国的传统文化,其文学造诣获得了专业领域认可。可见,传统文化也能在公共流行领域获得现实生命力。(摘自《最文摘》2017年第五期)
【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随即引发了思想界关于背诵古诗词是否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争论,一些评论者认为机械地背诵古诗词比的不过是记忆力,与一个人的古诗鉴赏能力无关,更有学者犀利地指出:少年人,背个诗词算什么本事?
(摘自《最文摘》2017年第五期)
【问题】
16.品味文中划横线句,按括号中的要求答题(6分)
(1)石板路上,脚步声从一个墙面跳跃到另一个墙面。(赏析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妙处。)
▲(3分)
(2)演奏中使用的大键琴制造于公元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括号内的文字是否多余)
▲(3分)
17.“文化只需要在每一次凝视、惦念、阅读和演奏中活着。”请结合学过的课文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
“春酒”在琦君的温婉中“活着”,醇香萦绕;▲(2分)
18.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对材料一题目的理解。
▲(3分)
【参考答案】
16.(6分)
(1)(3分)拟人手法(1分),用“跳跃”,传神地写出脚步踩在石板路上发出的脆响和回声(1分),表现出作者的轻松和闲适的心情。(1分)
(2)(3分)不多余,括号里的内容表示注释(1分),用中国人熟悉的人物和时间来注释,(1分)更有利于读者了解这些展品历史悠久(1分)。
17.(2分)例:宋词在辛弃疾的豪放中“活着”,含蓄隽永。
“社戏”在鲁迅的深刻中活着,异彩纷呈。
18.(3分)材料二中流行歌手鲍勃·迪伦继承了美国的传统文化,并使传统文化在公共流行领域获得了现实生命力。(1分)材料三中学者认为,弘扬传统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背诵和展示上。(1分)材料一的题目“让文化活着”的意思就是要让文化能够以合适的方式真正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继续在现实生活中展现蓬勃的生命力。(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