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4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孙君飞  文章ID:41002  浏览:

【原文】
    满
    孙君飞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
    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归来的将军?
    ⑨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院子。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以甜美的笑声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有了奇迹,有了满足,有了激动。
    ⑩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
    11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总是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12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还有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
    13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问题】
    13.阅读选文④-⑩段,补全下面的表格。(4分)

段落
⑤-⑥
⑦-⑧
⑨-⑩
主要情节
父亲拉着桌凳等满车礼物回家
B
母亲用丰盛的饭食“招待”做生意亏本的父亲
父亲边看母亲晾晒衣物,边看我们玩耍,然后安然入睡
我的心理
A
有些难过
C
D

    14.选文第三段为什么不能删去?(4分)
    答:
    15.请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
    答:
    1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六段划线的句子。(3分)
    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答:
    17.选文第八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8.选文第11段中父母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第13段中,“我”却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答:

【参考答案】
    13.A.无比自豪
    B.父亲两手空空、疲惫沮丧地回家
    C.疑惑不解
    D.满足激动
    14.第③段写了父亲带回来的东西繁多而丰富,表现“我”对父亲带回的东西的新奇喜悦;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和父亲对我们的爱。
    15.“镀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周围的人被高凳子的奇特吸引,目光有神采,内心羡慕.
    16.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腰身弯曲和身体疲惫。
    17.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对做生意亏本的父亲的温柔体贴,表现了她对父亲的爱。
    18.不矛盾,因为父母认为家中“空着的”需要“填满”的是物品,而我认为“不缺不空”的是父母给予我们的深厚丰盈的爱,所以不矛盾。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材料一】叶雕,就是在叶子上雕刻。它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
  • 下一篇:①人贵立志。立志是事业的起点,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古往今来
  • 【推荐文章】

  •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原文】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王开林 ①一位熟识的读者告诉我:几年前,他曾在精神方...

  • 陕北柳

    【原文】 陕北柳 朱景敏 走进陕北,随处可见一种伞状的柳树。柳树树身短粗,顶端一根...

  • 题破山寺后禅院

    【原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

  • 昼居池上亭独吟

    【原文】 昼居池上亭独吟 [唐]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

  • 一鹭图

    【原文】 一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

  • 人不炼,不成器

    【原文】 人不炼,不成器 杨绛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

  • 【最新文章】

  • (1)《简·爱》中简·爱发现罗切斯特结过婚
  •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为
  • (4)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了”,我们不由
  • 望月有感
  • 毒不死的狗
  • 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
  • 满洲里市初中学校文学社团将于近期举办“向文
  •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 (3)唐代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春
  • 石墨烯:未来材料宠儿
  • 凿壁借光
  • 棉花糖
  • 6.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句中改正。(2
  •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传统文
  • 细品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