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1011  浏览:

【原文】
    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
    ①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当电视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你已记不清诗的作者是谁,也说不出上下句还有些什么内容,但那些我们小时候背诵过的诗词,似乎自然而然地就浮现于脑海。
    ②可见,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这是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这就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因此,我们要从小诵读古诗文,让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③古人云,“【    】,【    】”。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必须要多读多记,才会烂熟于心、出口成章。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精彩的表现背后,又何尝不是他们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
    ④当然,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在当前古诗文教育中,有些家长只看重孩子背诵的数量和准确度,有些老师“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填鸭式灌输不仅把传统文化弄得意境全无,也让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⑤比如,我们说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许多孩子只记住了这四个字,但究竟什么叫沉郁顿挫、怎么沉郁顿挫的、为什么沉郁顿挫却一概不知,更不用说再进一步去了解杜甫这个人和他背后的时代。某地考试时,出题人出了一首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明明是赏心乐事,但学生总认为杜甫就应该是沉郁顿挫的,所以强行歪解,硬要把诗意往愁闷失意上引。如此古诗文教育显然与文化传承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⑥古诗文的底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常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它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就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来说,小时候我们按照表面意思理解,或许只能明白这是苏轼借月亮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若干年后,当我们一个人身居异乡,又恰逢中秋之夜,当我们抬头仰望圆月,心中再次涌现出这句诗时,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对词的意境和感情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所以,从小打下深厚的古诗文功底会终身受益。
    ⑦当我们从小诵读古诗文、练就“童子功”时,不妨想想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显摆炫耀、获得关注,为了提高成绩、寻求加分,还是为了让我们获得审美的体验,为了让传统文化得以血脉相传?恐怕后者才是我们期待的答案。就个人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成长在一个美的环境中,用古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就民族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接续古人的思绪,继承先人的智慧,让古今文化互联互通,从而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自信。
    ⑧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在诗书雅乐的环境中成长,练就一身古诗文的“童子功”,在我们心中刻下传统文化的基因,如此,中华文化才有十足的底气,才能生生不息。

【问题】
    2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5.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论据填在选文第③段空格上。(    )(3分)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D.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6.选文第⑤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27.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⑥段的论证思路。(4分)
    28.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所炼就的古诗文“童子功”对你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
    24.我们要从小诵读古诗文,让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于心。计2分。
    25.D.计3分。
    26.举例论证,1分,列举了由于学生不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在考试中对他的诗句进行了歪解的事例,1分,具体有历地论证了“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的观点,进而证明了中心论点,有说服力。1分,计3分。
    27.首先提出了“古诗文的底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常新”的观点,1分,然后引用古语作道理论据,1分,再用小时候我们对诗句的粗浅理解和若干年后的深刻理解的事例作事实论据,来证明这一观点,1分,最后得出“从小打下深厚的古诗文功底会终身受益”的结论。1分,计4分。
    28.答案不唯一。答案要点:影响1分,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论证,2分,计3分。
    参考示例:从小打下的古诗文功底,提高了我写作水平,1分,如:我在作文中引用古诗文,语言简洁又有文采,作文多次在《校园周报》上发表。2分,计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极光形成之谜
  • 下一篇: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乐趣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
  • 【推荐文章】

  • 春尽

    【原文】 春尽 唐 韩偓①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②...

  • 蚕豆

    【原文】 蚕豆 毕飞宇 蚕豆主要种植在南方,它不是主食。因为这个缘故,它被种在田埂...

  • 雪望

    【原文】 雪望 [清]洪昇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

  • 同州①端午

    【原文】 同州①端午 【唐】殷尧藩② 鹤发③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

  • 早行

    【原文】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①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

  •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原文】 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

  • 【最新文章】

  • (6)“孤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
  • 某班拟幵展“"走进文学部落”系列活动,请你
  • (4)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和兴趣成正比的,
  • (2)分祈经典名著中文学形象的性格缺点,有
  • 春尽
  • 阅历与读书
  • 明年还种棉花
  •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康熙时,织
  • 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
  • 水井在前院
  • 砖(节选)
  • 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
  • (甲)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
  • (2)《格林童话》是【 】国民间故事集。在《
  • 2015年,合肥市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