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乙】孔子学琴于师襄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9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7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1055  浏览:

【原文】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选自《礼记·学记》)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②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③,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
    ②益:增加、加深。
    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④为人:作曲的人。
    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问题】
    10.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此之谓乎    丘未得【其】为人也。
    B.弗【学】,不知其善也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
    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学【而】不思则罔    丘得其为人,黑【而】长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弗食,不知其旨也。
    ⑵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12.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
    D.乙文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13.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0.B(B项的两个“学”都是“学习”之意。A项中的“其”字第一个是表示推测的语气;第二个是代词。C项中的“反”字第一个是“反语”之意,第二个通“返”;D项中的“而”字第一个表示转折,第二个表并列关系。)
    11.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⑵我已经熟悉了这首曲子,(但是)还没有掌握它的(弹奏)技法(技巧)。
    12.D(他并没有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而是不愿在学习上浅尝辄止)
    13.示例:孔子学习了十天,熟悉曲子后,发现自己没有掌握技法:再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没有领会到曲子所表达的志向;又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融入作品理解作者,于是一直学习,最后融入作品中,他真正做到了“学然后之知不足。”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孝感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是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中等城
  • 下一篇:拔掉心底的篱笆
  • 【推荐文章】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原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

  • 学者的态度与精神

    【原文】 学者的态度与精神 宗白华 ①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

  • 从敬重文字开始

    【原文】 从敬重文字开始 周天一 ①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如滔滔长河,若没有语言文字的记...

  • 倾听原野

    【原文】 倾听原野 李登建 ⑴原野疲惫地躺下来,像劳作后的汉子似的摊平四肢,对着天...

  • 满江红

    【原文】 满江红 南宋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

  • 相见欢

    【原文】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 【最新文章】

  •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两个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高智能4G时代
  •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
  • 老柿树
  • (1)“孟夏之日,万物并秀”,在这美好时节
  • (2)选择是一种人生态度,选择是一种价值取
  • 4.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岁暮”的含义。(3分
  • 5.无人驾驶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但是目
  • ⑸晏殊的《浣溪沙》中,借落花等意象抒发伤春
  • (5)金华八咏楼因南北朝时沈约题《八咏诗》
  • (6)乡居的日子是一钵闪烁的黄金,行云飞鸟
  • (2)杨绛先生笔下的“老王”,送身处因镜的
  • 无声的尊重
  • 25、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