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飞花令:古代文人的烧脑游戏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9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1057  浏览:

【原文】
    飞花令:古代文人的烧脑游戏
    今年,国内最火的原创综艺节目莫过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复旦才女武亦姝在舞台上玩转流传千年的飞花令,激活了国人文化记忆的飞花令也圈粉无数。
    在各种脑残网络语泛滥的当下,这种全民复古行为俨然成为一道文化奇观。
    要聊到“飞花令”,就不得不提及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酒令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筵席上是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萌生于儒家的“礼”,最早诞生于周。饮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飞花”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名诗《寒食》中的“春城无处不飞花”。行飞花令时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7个字。这里举个例讲讲这种游戏的规则。酒宴上甲说一句第一字带有“花”的诗词,如“花开堪折直须折”。乙则接“落花人独立”,花在第二字位置上。丙接“感时花溅泪”,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以此类推,“花”在第七个字位置则一轮完成,可继续循环下去,答不上或答错的则罚酒。
    尽管也是一种酒令,不过飞花令比“五魁首,六六六”之类的民间酒令高难多了,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所以这种酒令也成了文人墨客们的最爱。
    在本季《中国诗词大会》中,节目组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为每场比赛设置一个关键字,不再仅用“花”字,而是增加了“云”“春”“月”“夜”等诗词中的最高频字,也不再拘泥于关键字在诗句中的顺序。在场上选手完成答题后,由选手得分最高者和百人团答题成绩的第一名,来到舞台中间,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获胜者直接挑战擂主。
    “飞花令”是真正高手之间的对抗,挑战者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整说出一联诗句,这不仅考察选手的诗词储备,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因而“飞花令”的竞赛感很强,这是观赏性和文化内涵兼备,因此产生了强势的朋友圈刷屏现象。(选自新浪网,有删改)

【问题】
    19.古代飞花令和央视改良后的飞花令都“烧脑”,为什么?请仔细阅读全文后作答。(2分)
    20.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激活了国人的文化记忆,吸引无数粉丝。
    B.飞花令是古代酒令的一种。它萌生于儒家的“礼”,最早诞生于周朝,是古人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C.飞花令中的“飞花”二字出自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词、曲中的句子,但句子一般不超过7个字。
    D.《中国诗词大会》中,节目组引进改良了飞花令,不讲究关键字在诗句中的位置,具有很强的竞赛感,观赏性和文化内涵兼备。
    21.班级模拟古代飞花令游戏开展诗词各句背诵比赛,比赛设置的关键词是“笛”,小玲背诵的名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按照古代飞花令的规则,小玲是第几个上台背诵的学生?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9.飞花令比一般民间酒令高难多了,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他不仅考察了选手的诗词储备,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
    20.B(“飞花令”不是诞生于周朝)
    21.第六个,因为按照古代“飞花令”的规则,关键字在诗句中是第几个字就排第几位,“笛”在诗句中是第六个字,所以小玲第六个上台。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拔掉心底的篱笆
  • 下一篇:“颜值”是当前社会热词,人们关注和重视外貌,喜欢用各种方式
  • 【推荐文章】

  • 诉衷情

    【原文】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戌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

  • 从敬重文字开始

    【原文】 从敬重文字开始 周天一 ①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如滔滔长河,若没有语言文字的记...

  • 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

    【原文】 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 元稹 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 独倚破帘闲怅...

  • 冠军,曾“输在起跑线上”

    【原文】 冠军,曾输在起跑线上 卢玉春 ①在日本大阪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

  • 绝版的暮春

    【原文】 绝版的暮春 朱以撒 ①又是一年三月三。兰亭的上空澄澈得如同小儿的眼神,修...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原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

  • 【最新文章】

  •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
  • (5)“荷”因其风姿绰约、品格高洁,历来为
  • 诉衷情
  • 从敬重文字开始
  •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
  • 【材料一】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
  • 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给望远镜戴上近视镜
  • 冠军,曾“输在起跑线上”
  • 宋学士濂,洪武①中以文学承宠渥②最久,后以
  • “望梅”能否止渴
  • ①老治保主任①要退休了,需要物色一个新的接
  •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 【乙】卫鞅亡魏入秦,
  • 花儿,已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