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溥与“七录斋①”
作者:未知 文章ID:41074 浏览:281
【原文】
张溥与“七录斋①”
明人张溥,名高一时,【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②】”。钞已朗读一过③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④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日“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⑤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项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有删改)
注释:①斋:书房。②钞:同“抄”,抄写。③一过:一遍。④管:笔管。⑤索:讨取,要。
【问题】
13.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2分)
(1)日沃汤数次:【 】
(2)俄顷立就:【 】
1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
15.请用“/”给下面语句划出两处停顿。(2分)
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
16.张溥给自己书房起名为“七录”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7.从选文看,张溥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参考答案】
13.(1)热水
(2)一会儿
评分标准:(2分)每词解释正确1分。
14.示例:他小的时候就很喜爱学习,所读的书一定要用手抄写下来。
评分标准:(4分)其:他(张溥)嗜:喜爱,爱好。手:用手。每词1分,语句通顺1分
15.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
评分标准:(2分)划对一处得1分。
16.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评分标准:(2分)文中语句,准确完整2分。
17.示例:张溥是一个学习勤奋刻苦,写诗作文才思敏捷,名高一时的人。
评分标准:(3分)答出一点1分,答出两点3分。
【参考译文】
明朝有个叫张溥的人,他的名声在当时很高。他小的时候就很喜爱学习,所读的书一定要用手抄写下来。抄写完毕,朗读一遍,便将纸焚烧掉。然后又抄,像这样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拿毛笔管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茧子,冬天手的皮肤都冻裂了,每天用热水洗好几次。后来他把书房命名为“七录”。张溥作诗、写文章思路敏捷。天下各处的人向他索要诗文,他不用写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写作,一会儿就写成了,因此,他的名声在当时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