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送东阳马生序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8日
作者:宋濂  文章ID:41147  浏览:

【原文】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销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③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问题】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弗之【怠】(懈怠,放松)
    B.同舍生皆【被】绮绣(穿,现写作“披”)
    C.【腰】白玉之环(腰上系着)
    D.非天质之【卑】(卑鄙)
    1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言和而色夷
    B.康肃笑而遣之
    C.杂然而前陈者
    D.面山而居
    13.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从借书,从师,衣食等方面讲述了作者年少时求学的艰难经历。
    B.作者采用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劝勉马生更加刻苦向学。
    C.文中描写作者向“先达”求教的场面,语言夸张,暗讽当时读书人热衷功名。
    D.除宋濂之外,古人还有许多勤奋学习的事例,如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苦读等。
    14、请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文:
    15、作者多次将自己与“太学生”进行对比,请任意找出两组,并简析其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1、D
    12、A
    13、C
    14、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别人。(“以”“口体之奉”各0.5分,句意通顺1分)
    15、示例:(1)太学生“日有禀销之供”“岁有裘葛之遗”,与作者“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緼袍敝衣’对比。(2)太学生“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与作者求教时“未尝稍降辞色”常遇“叱咄”对比。(3)太学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作者“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对比。
    作用:突出作者求学的艰难和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每找出一组对比1分,共2分,作用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 下一篇:归园田居
  • 【推荐文章】

  • 养竹记

    【原文】 养竹记 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建善不拔...

  • 玉山道中

    【原文】 玉山道中 [元]萨都剌 积雨千峰霁①,溪流两岸平。【野花多映水,山鸟自呼名...

  • 山魂

    【原文】 山魂 刘向东 ①从小在山里长大,自然和山有着别样的情愫。于是我常常会去亲...

  • 宿江边阁①

    【原文】 宿江边阁① 杜甫 暝色②延山径,高斋次水门③。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

  •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

    【原文】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① 刘长卿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 不解胡人语,空留...

  • 灯画的民间艺术形象

    【原文】 灯画的民间艺术形象 钟和晏 ①关于 灯画 的定义,已故民间美术学家王树村在...

  • 【最新文章】

  • 历史性的一局棋
  • 材料一:“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达到1亿摄氏
  • “诗言志”,历来被我国诗人视为指导文学创作
  • 自古以来,琴棋书画就是中国文人素养的具体表
  • 次韵曾吉甫题画屏风
  • 盲子失坠
  • 宣德炉
  • 凭借丰厚的文化积淀,我市人民正致力于将随州
  • 养竹记
  • 永远的蝴蝶
  • 邂逅在唐朝
  • 余姚县海塘记
  • 京口
  • 杳杳寒山道
  • 换脸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