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安好,妈的晴天
作者:未知 文章ID:41168 浏览:
【原文】
我的安好,妈的晴天
⑴小时候,我为有一个作家妈妈而自豪。每当小朋友在我面前夸耀他们的妈妈读过很多书、会讲很多故事时,我总是反驳他们说:“那有什么,你妈妈讲的那些故事都是我妈妈写的。”
⑵长大后,我却开始羡慕身边的那些女孩:妈妈手心手背、衣襟衣袖,随时都可以拉过来擦眼泪;妈妈的怀抱永远那么芬芳四溢,犹如午后的阳光,暖暖的。
⑶和妈妈在一起生活的几年,我们始终没有培养起别的母女那样亲昵温馨的氛围。我们像两颗自转星球,各自有着自己的运转轨迹,她不会时刻围着我转。
⑷我平时喜欢去学校附近的西餐厅吃饭,但是我并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在那里碰见她。
⑸白色细高跟鞋,一件亮珠片连衣裙,她有说不出的优雅与高贵。看见我,她笑得眼睛都弯起来,亲昵地说:“安好,真巧,你在这里呀。”
⑹恰好,旁边有班上的同学,那个同学结巴地说:“你不是,那个,慕娉婷?”
⑺她哈哈笑起来:“不打扰了。”
⑻“天啊,慕娉婷真人比书上的照片漂亮多了。安好,你们是什么关系啊?你亲戚?”⑼我打断她,说:“她是我妈妈。”
⑽那个女生两眼都变成了星星:“安好,你知道不知道,你妈妈的书可受欢迎了,我们家书架里有一层整整齐齐摆的都是她的书呢!”
⑾是吗?妈妈的书我只大略粗粗翻过,从来没有耐心读到结尾。我害怕看到妈妈的内心想法,却又很想知道。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女生提着裙子,小心翼翼地避开水下的石头一样。每次看,我都很失望,因为妈妈书里的主人公,从来不是我这样平凡乖巧的女生。她们凛冽而美丽,像带刺的野玫瑰。听爸爸说,妈妈年轻时就是这样子。
⑿美女作家慕娉婷是安好的妈妈,像风一样传遍了班里。我也因此被班上“公主团”青睐,成为她们中的一员。直到某天,我在洗手间听见“公主团”的谈话。“安好,可真平凡,跟她妈妈一点也不像。”“是啊,慕娉婷那么多书,没有一个主角跟安好一样,连她妈妈都不写她!”
⒀这些话深深地刺痛了我,我一直等到没有人才走出来。【窗外的阳光,白色的,却没有一丝暖意。】
⒁我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在薄如暗翼的青春里,即使伤害如猫爪般地轻轻落下,也会留下难以平复的伤痕。我将自己包裹在夜里,喜欢上听一档《夜玫瑰》的夜话节目,女主播的声音如暗夜里的月光一样亲切,又如羽毛一样轻柔,一片一片落在心里,让我觉得很踏实。在我鼓起勇气把心思倾诉给她之后,我仿佛找到了精神上的寄托,然后在她的轻声安慰下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⒂有一天,我打完热线后,导播没有及时关上播音设施,那个女主播的话一字不漏地传到空气里,像一股冷风钻进我的耳朵:“真烦,都是鸡毛绿豆的事,也值得天天打电话诉说。”
⒃我的自尊就这样如花一样落了地,任人踩成泥泞。我再次将自己封闭起来,仿佛是给自己镀上了一层蜡,虽然伤害再也进不来,但是阳光也无法射入。
⒄突然有一天,那个女主播打电话来跟我道歉,并一个劲地说我有个好妈妈。因为女主播的台里请妈妈写稿子,妈妈对女主播的做法很不满,一定要女主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原来她并没有忽略我,比如她一直都知道我听的电台,不是吗?
⒅后来,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妈妈:“您笔下的少女总是特立独行、性格凛冽,这是以您的女儿为原型创作的吗?”妈妈笑笑说:“太有个性的女孩,青春总是暗伤连城。我不希望女儿这样,我想让她像任何一个平凡的女孩一样,在温暖平静的环境里长大!我小说的人物是我少年时代的缩影,因为走错过,才不希望更多的孩子走错。这才是我写作的初衷!”
⒆我再次翻开妈妈写的每一本小说,注意到了许多不曾留意过的细节,在那些不起眼的细节里,我发现了我自己的影子。比如那个喜欢带绿色手表的女生,这个习惯跟我一样;那个总是喜欢在冬天里吃冰激凌的小妹,而正巧我也喜欢这么做。这些人,无一例外,和主人公比起来,她们都有着更安稳、更明媚的青春,就像我的名字,安好。
⒇原来,我的安好,就是妈妈的晴天。(文张星,有删节)
【问题和参考答案】
9.请分析本文标题“我的安好,妈的晴天”的作用。
【答案】①运用比喻,新颖别致,激发阅读兴趣;②一语双关:“安好”一指名字,二指“平安”,耐人寻味;③点明主旨:表达妈妈希望孩子“安好”的心愿;④和结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解析】从修辞效果、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等角度入手。现代文阅读中有关标题的考题往往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标题含义,标题内涵,拟标题(标题作用的另一形式),谈看法(提供不同标题,让考生选择),探究作者用某个题目的原因(本质是标题作用题目类别),标题作用(或者含义及作用综合)等。一、标题含义类有关标题含义类型题目大多需要理解两个方面:表层含义和理解深层含义。表层含义从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入手,深层含义从文中的主旨角度加以分析,深层含义往往具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题目的作用一般是:(1)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
【考点定位】体会标题的含意和作用,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文中“我”的情感或心理变化极为曲折,请把这个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自豪——(①)——失望——受伤——(②)
【答案】①羡慕;②发现母爱(或感受、感悟、理解母爱)。
【解析】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2、寻找贯穿全文的线索;3、抓住重要场面、重要事件。4、从文中提取核心词。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1.请分析本文第⒀段划线句的作用。
窗外的阳光,白色的,却没有一丝暖意。
【答案】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用“白色”“没有一丝暖意”的独特感受,表现了“我”受到“公主团”语言伤害后的难过心理。
【解析】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故事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深化作品主题;6.暗示社会环境。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作用,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开头“小时候,我为有一个作家妈妈而自豪”,可以看出全文主要使用了欲抑先扬的写法。
B.本文第⑶段,写出了“我”和妈妈关系的冷落和疏离。
C.本文第⒀段,“这些话深深地刺痛了我”,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写出了“公主团”言语对“我”的伤害,又交待了“我”听夜话节目的原因。
D.本文第⒁段划线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青春少女脆弱敏感、易受伤害的内心世界。
【答案】A
【解析】A“全文主要使用了欲抑先扬的写法”错误,应是“欲扬先抑”。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请分析第⒂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第⒂段写女主播对我的伤害,为后文“我再次将自己封闭起来”、妈妈要求女主播道歉(“我”发现母爱)做铺垫。
【解析】铺垫,也称铺叙衬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通俗地说,先描述的内容就是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和烘托,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气势.一般是起铺垫作用的这段文字交代完之后,下面要写的主要内容马上就是紧承前一段文字而来的,是上一段文字刻意强调的。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和作用,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通读全文,请你分析“妈妈”慕娉婷对女儿的爱体现在哪些细节或事情上。
【答案】①妈妈给我取名为“安好”。②在西餐厅遇到我,妈妈很高兴,言辞很亲昵。③妈妈知道“我”听夜话节目,一直默默关注我。(妈妈让女主播向“我”道歉)。④妈妈写作的初衷。⑤妈妈的额作品中有“我”的影子。(选取3点,1点1分,共3分)
【解析】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有文体特征意识:论述文,论题、论点(分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主要信息,说明的方法及运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要有切层分层意识: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相并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要有全文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语言组织方法主要有:(1)采用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2)采用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3)采用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