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我念出了那张纸片

发布时间:2020年1月31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1702  浏览:

【原文】
    我念出了那张纸片
    上高中的时候,学校搞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要参与课题研究,每个人都要提交想法。我们的负责人是个地理老师,她让我们在纸条上写自己好奇的问题。
    高一的我叛逆自负,觉得这些东西十分无聊,也觉得全世界就自己最厉害,相当痛恨应试教育,觉得学校这种地方,实在承载不了我的才华。所以,就像是恶作剧一样,我写的问题是,
    “为什么我积木搭得这么好,学校却不开积木课”。我胡乱地写完,把纸条交上去,然后微眯着眼睛,不再理会教室里的一切。
    那是我和她的第一次见面,可我永远忘不了她读到我的纸条时眼睛里忽然泛出的光,然后,
    她说话了:“谁是李云飏?举个手好吗?”我睁眼,举手。“我觉得你的想法很棒。”她微笑着,认真地说。
    那天课上过了四个选题,我的建议是其中之一,名字定为“论学校开展积木课的可行性探究”。我就开始弄这个开玩笑一样的课题了。政治老师上课还点过我的名,说不行就算了,别搞了。我不服了。我找数据,研究乐高,写论文。地理老师不知道上哪里找的那么多资料,她每次单独找我都会给我好几个方向,后来我才知道,这都是她熬夜弄的。
    现在回想起来不仅感动,甚至有些震撼——她一定看到了我的所有叛逆和傲气,甚至所有孤独?或许那天她拿起那张纸条,看到我微眯眼睛的那一刻,就看透了我的诸多本质——我高一时一天说话不超过五句,一个朋友也没有。
    最后答辩前,我拿出一张纸片,上面是一些字,我看着她,说想把这些念出来。上面是我对教育制度的质疑。她沉默了很久,说:“你想清楚了,这些评委不一定会喜欢。”
    那天答辩是我第一次上台,一开始脚就狂抖,还剩一分钟时,我还有三页结论没讲,可我却做了个自己都没想到的决定。我放下话筒,走上前三步,从衬衫口袋里掏出那张纸片。之后的五分钟,到现在为止,都是我二十二年的人生中我认为最辉煌的时刻,我无数次梦见那一幕。
    我把那段话念了出来。
    那张纸片我已经找不到了,我记得我写过,“为什么我们只能去相信而不能去思考”“你可以阻止我笑,但你不能阻止我想象”……很二,但气势恢宏。我清晰地记得,评委老师们很意外,但听得很专注,年级里前排几个打瞌睡的兄弟都把背挺直了。
    班主任第二天早自习进教室时笑眯眯地对我讲:“李云飏,你出名了。好几个老师都在向我打听你,说很喜欢你。”可我越想越觉得愧疚,这份论文地理老师耗费的心血比我多,尤其是结论——那最后被我完全略过的、只字未提的地方。那里她研究了很久,并且三番五次地嘱咐过我,怎么尽量严谨,怎么得体表述,甚至答辩时怎么打动评委。本来起初就是个野路子的选题,完成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那天我低着头,跟她说了许多愧疚的话,她打断我:“你把想说的话当着全年级说出来的时候,开心吗?”我愣了愣,然后点点头。她微笑:“开心就好,你很棒!”
    说完,她依然微笑着。看着她,我突然流泪了。
    这是我高中唯一一次流泪。我是个成绩不好的顽劣学生,而这时有个老师站出来,告诉我,我很棒。告诉我大学是个能充分发挥一个人才华的地方,如果我确实喜欢这种感觉,一定要去经历大学。
    我捡起了从没及格过的功课,从个差生开始起步,拼搏了三年,最后,终于进了一个自己向往的一本院校。
    我很庆幸我当时的选择,选择不再顽劣而开始拼搏;【更庆幸有那个老师教会了我做出这个选择。】
    (文章有删改)

【问题】
    13.文中“我”回忆了上高中时的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4.文中的“她”是个怎样的老师?请简要分析。(6分)
    15.写地理老师时,文中多次用到“微笑”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6分)
    16.请理解结尾一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7.你赞同文中的“我”在全年级的课题答辩会上念出那张纸片上内容的举动吗?为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3.(4分)
    “我”恶作剧式的选题却得到地理老师的支持,虽然答辩时“我”举动出格,但她仍激励、引导“我”,使“我”迷途知返,通过努力最终考取理想院校。
    14.(6分)
    ①关爱、包容,和蔼可亲;②细心、智慧,洞察一切;③认真、用心,善于引导。
    (回答时须结合作品内容)
    15.(6分)
    “微笑”一词①描写人物神态,且反复出现,刻画并突出了地理老师和蔼可亲的性格特点;②用语虽平实朴素,但细小传神,令人印象深刻。
    16.(4分)
    感谢地理老师用激发和鼓励,让“我”找到自信、不再叛逆自负,并做出开始拼搏努力的决定。
    17.(6分)
    赞同。因为这一举动体现出“我”①有勇气。在大庭广众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接受大家的评判,还有可能遭遇别人异样的眼光。②有思想。“我”虽然有些偏激武断,叛逆孤傲,但对教育制度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不人云亦云。
    不赞同。因为这一举动体现出“我”①做事有些莽撞。冲动随性,不计后果,忽略了老师为课题论文付出的心血,显出“我”的幼稚不成熟。②思想有些偏激。“我”对教育制度虽然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但比较偏激武断,有些以偏概全。
    (有一定开放性,能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我国古代图书馆
  • 下一篇:(4)《木兰诗》中写寒气凛冽、月光映雪,表现将士们边地生活艰
  • 【推荐文章】

  • 龟虽寿

    【原文】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

  • 春思二首(其一)

    【原文】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

  • 嫩绿的芽儿

    【原文】 嫩绿的芽儿 冰心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和青...

  • 夜雨寄北

    【原文】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

  • 山亭夏日

    【原文】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

  • 送别

    【原文】 送别 范澄 酒尽津鼓①喧,风生浦帆乱。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沙岸。 【注】津...

  • 【最新文章】

  • (1)连宋访问大陆之后,台湾民众对连宋的支
  • 5.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
  • 6.班级举办内容为格言写作的语文活动。请你仿
  • 马说
  • 【材料一】人们在荒僻地和那些远离居住区的地
  • (6)《武陵春》中李清照因人事变故,无限悲
  • (7)今年5月亚锦赛上,中国女排姑娘不畏困难
  • 人生不在于成就了多少事业,而重在做好了什么
  • 3.某同学给在外工作的父母写信时,谈到了读书
  • 7.近日,泰山中学将成立“海春轩”文学社,如
  • 5.修改语段。(4分)为了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
  • 英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讽刺小说是【 】(作家
  • 蓝天保卫战:雾霾多发启动PM2.5监测之旅
  • 小蜜蜂影响大生态(节选)
  • 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