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乙】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
作者:未知 文章ID:41784 浏览:
【原文】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乙】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公输》)
【问题】
1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已持臣守【圉】之器(通“御”,抵御)
B.不求【闻达】于诸侯(听说达到)
C.后值【倾覆】(失败)
D.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力)
14.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遂【许】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许】头
B.先帝不【以】臣卑鄙 咨臣【以】当世之事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杀臣,不能绝也
D.【乃】不知有汉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译文:
②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译文:
16.【甲】文中诸葛亮自述刘备来访可用成语【 】形容。[甲】【乙】两文中刘备与墨子都达到了各自的目的,其成功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3.B(闻达:显达扬名,扬名显贵。)
14.C
15.
①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
②楚王说:“好,我不攻打宋国了。”
16.三顾茅庐刘备能折节下交,遗昭托孤时,重用孔明,放心孔明,结孔明之心,使其死心为蜀汉效力;墨子有丰富的劝说艺术,使公输与楚王理屈词穷;然后又展现出防御的实力,逼迫对方放弃进攻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