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于是见公输盘。【乙】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

发布时间:2020年2月9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1867  浏览:

【原文】
    【甲】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选自《墨子·公输》)
    【乙】
    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问题】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请无/攻宋矣
    B.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C.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D.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公输盘【诎】
    ⑵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⑶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⑷【卒】廷见相如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B.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②间至赵矣
    D.①男有分,女有归    ②毕礼而归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4分)
    ⑴虽杀臣,不能绝也。
    ⑵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9.墨子止楚攻宋,蔺相如完璧归赵,他们都表现出了【    】、【    】的品质。(2分)

【参考答案】
    5.(3分)C
    6.(4分,每词1分,意思对即可)
    ⑴通“屈”,理屈,理亏。⑵入侵,侵犯,侵略。⑶拉、牵。⑷终于,最终,最后。
    7.(3分)B(实在)
    8.(4分,每句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
    ⑴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⑵不如趁此给他优厚的待遇,让他回赵国,赵王怎么能因为一块璧玉的缘故欺骗秦国呢?
    9.(2分)不畏强权、无所畏惧、英勇无畏、镇定自若(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有勇有谋、聪明机智、足智多谋、机智灵活(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人生在世,难免不会有痛苦的经历和体验】,与其消极悲观、(
  • 下一篇:⑴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
  • 【推荐文章】

  • 【原文】 菊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

  • 渡湘江

    【原文】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

  • 精美质朴的中国砖雕

    【原文】 精美质朴的中国砖雕 砖雕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一种装饰工艺,与木雕、石雕合...

  • 母亲

    【原文】 母亲 洪烛 ①荠菜成了江南春天的一个符号,最讲求新鲜的,现采现摘,现炒现...

  • 凿井

    【原文】 凿井 ①有人叹?息生活忙乱,负担沉重。 ②当然,人生有许多推不开的负担,...

  • 登岳阳楼(其一)

    【原文】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

  • 【最新文章】

  • 《我的母亲》节选
  • 22.朝霞落日、小草树木,本是寻常之物,可是
  • 经典诗文能增添生活的诗意。仲春时节,郊外踏
  • 3.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界中许多美好的事物常
  • 一夜长大
  • 《故乡》节选
  • 《信客》节选
  • 餐桌上杯盘狼藉,满桌剩饭剩菜,很多人已经对
  • 父亲
  • 禽流感病毒如何危害人体
  • 如果说海的纯蓝是厦门永不褪色的基调,那么阳
  • 5月21日,首届“国际朱子文化节”在厦门(同
  • (3)总起来说,事实证明,我当前的不幸处境
  • (3)《童年》的主人公是【 】,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