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目前,在地震学界内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地震不可知论

发布时间:2020年2月10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1892  浏览:

【原文】
    目前,在地震学界内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地震不可知论,认为在人类对地球内部知之甚少的情况下,预报地震是不可能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地震是有规律可循的,探索其规律进行短期预报并非完全不可能。两种观点的对立十分尖锐,因不可知论占据主流地位,所以社会上一度形成这样的鉴别标准:说地震不可知的是科学家;说地震可以预报的可能是骗子。
    不错,就人类当下的科技水平而言,要想清晰地搞清地壳的运动规律还存在一定困难,在此背景下进行地震预报研究仍是难题。在纳税人的呼吁下,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国家相继压缩用于地震预报的科研经费,特别是日本正式宣布退出地震预报的合作研究。他们认为,与其让遥遥无期的空洞研究浪费资金,还不如扎实实地做好防灾救灾的实际工作。
    而我国的情况有点复杂。从形式和规模上来看,我国的地震研究监测机构无疑是全世界最健全、最庞大的。可遗憾的是,近些年我国科研人员能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却越来越少。
    中国的地震专家真的如此无能吗?其实不然,笔者熟知的地震学界的几位专家学者,他们对地震研究都有突出的贡献,也都有过比较准确预报地震的经历。目前,世界上地震短期预报的最高准确纪录是30%,这个记录就是由中国保持的。
    即使如此,地震预报却仍然是全世界公认的棘手难题。其原因很简单,我们对地震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的整体认识尚处在模糊的探索阶段。从科学上讲,预测地震有两条途径:一是寻找地震前出现并且与地震发生有明确关系的自然现象,也就是所谓的震兆,进而利用震兆预测地震。二是认识地震从孕育到发生的基本规律,即震因,利用震因对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做出准确的识别。关注震兆与研究震因两者缺一不可。
    遺憾的是,震兆与震因至今仍如两座科学山峰横亘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难以逾越。
    在地震史上,中国宣称曾成功预报了海城和青龙地震,但世界地震学界对此的评价是:偶然的运气。有人说,我们曾经成功预报过海城和青龙地震,为什么不能把这两次预报的经验运用到后续的地震预报工作中呢?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地震预报难就难在地震的机理和触发条件等复杂多变,预测方法具有不可复制性。这次成功有效的预报手段,很可能在下一次地震预报中就失灵了。正如著名探险家兼地质学家位梦华所说的,地震预测迄今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还很难完全准确地预报地震。
    地震预报的难度,核心问题还在于人类对地球内部构造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尚不成熟。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可能还不如对月球,甚至是对火星的了解深入。即便有一些经验和知识,也是此一时的知识和经验,不能用于彼一时,如海城的经验无法用于唐山地震,也不可能完全应用于后来的汶川等一系列地震。
    此外,地震预报,特别是短期预报之所以成为世界性难题,是因为政府和公众的需求与科学现状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当地震监测机构将可能发生地震的推断上报给政府时,负责决策的官员会严肃地发问:“你们的把握有多大?”这就让监测机构犯难了。最终只得“继续监测”。
    政府的确有政府的难处,它的着眼点是尽量保证整个国家的正常铁序不被打乱。如果接到一个把握只有30%的大地震预报,无论是东西方哪一个国家的政府,都是一样的战战兢兢,不知该如何是好。
    地震预报属于危机管理范畴,就必须纳入危机机处理的轨道。当然,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所有的科学难题都解决了,要想准确地预报地震,仍然不是一件易事。

【问题】
    8.为什么地震预报很困难?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9.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二自然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方法及其作用。(3分)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目前,世界短期预报的最高准确准确纪录是30%,这个记录就是由是由中国保持的。

【参考答案】
    8.(4分)①人类对地震的整体认识尚处在模糊的探索阶段;
    ②地震的机理和触发条件等复杂多变,预测方法具有不可复制性;
    ③人类对地球内部构造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尚不成熟;
    ④政府和公众的需求与科学现状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一点1分)
    9.(3分)举例子(1分),以美国和日本为例(1分),说明当前科技水平下,进行地震预报的研究仍是一个难题。
    10.不能删掉,(1分)“目前”一词从时间上做了限制,“准确”一词从地震预报的精准度做了限制,(1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5)《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奖功罚过要一视同仁的两句话是“▲
  • 下一篇:母亲的橙皮
  • 【推荐文章】

  • 使至塞上

    【原文】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

  • 思吴江歌

    【原文】 思吴江歌 张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

  • 游山西村

    【原文】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 高适《金城北楼①》

    【原文】 高适《金城北楼①》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

  • 江南柳

    【原文】 江南柳 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

  • 垂钓

    【原文】 垂钓 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

  • 【最新文章】

  • 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
  • 丽格海棠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余在直①时最
  • 14.暑假期间,家住运城的小慧一家要去呼和浩
  •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 【患者自述】我患高血压已经30多年,或许是“
  • 2018年春节,一档名为《经典咏流传》的电视节
  • 《论语》十二章
  • 使至塞上
  • 12.姓名,不仅代表着我们的身份,更蕴含着丰
  • 夷门监者侯嬴,年七十余,好奇计。秦伐赵急,
  • 思吴江歌
  •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 “玉兔”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