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材料一: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材料二:“信用中国”网站是政府褒

发布时间:2020年2月11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1909  浏览:

【问题】
    材料一:
    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荀子》)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③诚心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材料二:
    “信用中国”网站是政府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窗口。该网站于2015年6月上线运行,2017年10月改版升级。新版分区设置更合理,更加突出权威性、及时性、互动性和可读性。2018年4月,该网站开通了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功能。“信用中国”网站自运行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该网站日访问量超过500万人次,网民浏览、查询已累计突破9亿次。
    材料三:漫画(见右图)

    (1)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0字左右。2分)

【参考答案】】
    【答案】(1)自古以来,诚信都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要求在阅读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能将主要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概括表达。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共同点是讲诚信及其意义价值,一句话概括结论:自古以来,诚信都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综合读写,给出一段材料,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所以学生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
    【名师点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70字左右。6分)
    【答案】(2)该漫画中一个人被禁锢在竹笼子里,旁边放着被禁的原因“失信”二字,竹笼子上方贴有“限制贷款”“禁止乘坐飞机”“禁止…”字样,该漫画寓意,一个人若失信,将寸步难行。
    【解析】此题考查介绍漫画内容、揭示其寓意的能力。介绍时一定注意禁锢在竹笼子里的人、失信”二字、“限制贷款”“禁止乘坐飞机”“禁止…”字样等要素要齐全,寓意“人失信,将寸步难行”。
    漫画有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性。作者从生活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等手法,表达对某些人、某些事的看法。漫画题是国考面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题目类型。其实,漫画题的本质就是综合分析类型的题目,漫画就算是一种题干,但是由于其不是以文字形式直观地表达信息,其开放和可联想程度也大大增加,因此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就多了一步转化的过程。由于每个考生的知识储备和阅历不同,因此对于漫画的理解也就不尽相同。
    漫画题是一种新颖题型,解答时应注意事项:
    第一,全面观察漫画,它包括四个方面:(1)观察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2)观察画面形成的特定背景。(3)观察画中对特定情景的提示和理解。(4)观察画中的标题。只要全面观察漫画才能准确领会漫画所要揭示的问题。
    第二,重视对漫画标题的分析。有的漫画仅从画面是难以确定它要揭示的问题,这时就要重视标题的分析。标题是漫画的灵魂,它往往反映出漫画的主题思想。
    第三,联系教材知识,寻找解题依据。“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这是命题者的意图。漫画所要揭示的问题,往往就是我们在教材中学过的基本知识,因此,要注意联系教材知识,而且思维的角度尽可能多样化,从学过的知识中寻找解答的依据。
    【名师点睛】漫画题的答题技巧:一、读懂漫画的信息,读懂漫画的标题漫画的标题往往是诠释漫画主旨的点睛之笔,对漫画主旨有提示、启发作用,.读懂漫画中的对白或说明文字,读懂漫画的构图,读懂漫画中的要素要素包括:“人”“物”“对白”等。二、提炼、升华;整合与重述:提炼、升华通过以上的“读”基本上理解了漫画的含义和主旨,但从答题角度这还是不行的,要答好题必须找出漫画涉及到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常识的观点。这时需要对书中相关内容进行疏理,再回过头来解读漫画,这样对漫画的理解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整合与重述在对观点归纳整理的基础上,注意信息与原理的联系,按照“原理、方法、启示、警示、说明、表明”等,把观点和漫画中读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做到言简意赅,逻辑严密,最后用学科术语表达出来。语言运用题的解题关键在于认真读题,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理清答题的思路。如本题要求“简要概括其主题”,答题时需要从画面内容尤其是其中的夸张之处来挖掘。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
  • 下一篇:父亲的长笛
  • 【推荐文章】

  • 雨过至城中苏家

    【原文】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

  • 夏日田园杂兴

    【原文】 夏日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 浣溪沙

    【原文】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①。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

  • 题柳郎中茅山故居

    【原文】 题柳郎中茅山故居 【唐】李德裕① 下马荒阶日欲曛,潺潺石溜②静中闻。 鸟...

  • 清欢

    【原文】 清欢 ①一千年前,苏东坡被贬黄州,曾与友人共游南山。友人以山中野菜招待...

  • 山亭夏日

    【原文】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 【最新文章】

  • 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 】两句新
  •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
  • (6)龚自珍《己亥杂诗》“【 】,【 】”与
  • 让人,乃众妙之门
  •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同“趋”而
  • 雨过至城中苏家
  • 诗人笔下的“秋”气象万千。它是王勃眼里“①
  • 7.根据下图提供的有关信息,将恰当的诗句填入
  • 【甲】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
  • 11.下面是《论语》等我国古代典籍中关于“礼
  • 十一岁的硬汉
  • 后院里的秘密
  • 冬夜说书人
  • 春天忆故人
  • 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