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己亥杂诗

发布时间:2020年2月14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龚自珍  文章ID:41945  浏览:

【原文】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问题和参考答案】
    (1)诗歌的一、二两句中以“【    】”和“【    】”来烘托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后心情的【    】。
    【答案】15.(1)白日斜    天涯    痛苦或愁苦。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分析能力。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从“白日斜”和“天涯”两词语可以看出是诗人用环境描写来烘托离愁,由此可见诗人辞官后心情的愁苦。
    “浩荡离愁白日斜”。别离愁绪已经充塞天地、浩浩难禁,何况正值夕阳西坠,日暮摇落之际,诗人此时的心绪,便可想而知。如果借用词组结构方式分析其中的意蕴,以“离愁”为中心词的话,那么,“浩荡”是“离愁”的定语,而“白日斜”则是“离愁”的补语。“白日斜”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吟鞭东指即天涯”。“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乡(浙江)。“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3]马鞭举处,前面便是离京师越来越远的海角天涯。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龚自珍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龚自珍的“吟鞭东指即天涯”没有直接说自己是“断肠人”而已。。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第三、四句是这首诗的精华,请你作简要赏析。
    【答案】(2)示例一: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示例二:诗歌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红”和“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解析】此题考查千古名句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试落红不是无情物”,这里的“落红”两字。在全诗中地位十分重要。它上承“浩荡离愁”,诗人的离愁不仅有“浩荡”修饰,“白日斜”烘托,“天涯”映衬,还被动态的,由时时拂面而过的“落红”撩起。这一笔是隐藏在诗内的,因此,“落红”既是对前面离愁内涵的补充,而作为转折,它又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转入下层,为全诗主题升华作了铺垫。此时诗人在想落红护花。“落红”即落花,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许多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作品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甲】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乙】①亭以雨名,志喜也。
  • 下一篇:(5)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
  • 【推荐文章】

  • 宣纸

    【原文】 宣纸 于心 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

  • 泊秦淮

    【原文】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警惕沙尘暴的“池塘效应”

    【原文】 警惕沙尘暴的池塘效应 王兰 春天,人们本该享受的是和风丽日,沙尘暴却袭击...

  • 说茶

    【原文】 说茶 陈漱渝 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话讲得明白: 开门...

  • 忆江南

    【原文】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

  • 鹧鸪天①

    【原文】 鹧鸪天①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②行穿竹,卷罢黄...

  • 【最新文章】

  • 请从“诗意、初心、排徊、芳菲、润泽”中选取
  •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许多书信。在《给(致)女
  • ⑴某中学初三年级共有6个班级,每个班级的人
  •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
  • 宣纸
  • (6)2014年是甲午马年,古诗文中有很多含有
  • 泊秦淮
  • (1)“那阳谷县人民,听得说一个壮士打死了
  • (2)“收生婆来到,告诉她还不到时候,并且
  • (3)“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
  • 民工父亲的“幸福”
  • 警惕沙尘暴的“池塘效应”
  • (4)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韩愈的“
  • 4.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
  • 5.阅读材料,探究“智慧社区”应该如何更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