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
作者:未知 文章ID:41958 浏览:
【原文】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蟬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节选自《黄生借书说》)
【问题】
12.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B.媵人持【汤】沃灌 赴【汤】蹈火(成语)
C.故有所览,辄【省】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D.【为】一说,使与书俱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13.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当余【之】从师也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B归【而】形诸梦 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芙蕖》)
C.【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D.【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1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试作具体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2.(3分)B
13.(3分)C(C项“以”,介词,分别为“用”和“凭借”之意)
14.(8分)(1)(4分)(我)住在旅舍里,主人每天供应我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寓逆旅”“日再食”“鲜肥滋味”各1分,句意正确1分)
(2)(4分)这以后我才感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小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地值得珍惜啊!(然后”“为”“可惜”各1分,句意正确1分)
15.(3分)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1分)甲文重点将自己从师学习时条件之艰苦与同舍生的奢华作对比;(1分)乙文既有“我”借书读之专与藏书多而读书少的对比,也有黄生与自己在借书这件事上彼此不同遭遇的对比。(1分)